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18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巴利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綜合性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語,為上座部佛教專用。約西元前三世紀從印度傳至斯里蘭卡的佛教三藏,以巴利語口誦,至西元前三十多年,首次用文字記載。巴利語隨上座部佛教的宏揚,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並藉當地慣用的文字記錄。西元一八八一年在英國創立巴利佛教聖典學會,推動巴利語釋典拉丁文字校勘本的出版和英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切盼望。如:「巴望」、「巴不得」。
接近、貼近。如:「巴著窗戶瞧」、「前不巴村,後不著店。」
巴結:討好、奉承。如:「他總是一意巴結他的上司。」
巴掌:手掌。如:「他臉上還留著鮮明的巴掌印。」
下巴:臉部的下方。如:「他的下巴長了一顆青春痘。」
指大陸地區四川東部。如:「巴蜀」、「巴東三峽」。
詞綴:A>附屬在物體下面或後面的東西。如:「尾巴」、「嘴巴」。B>凝結成塊的物體。如:「泥巴」、「鹽巴」。
巴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城市名。位於義大利東南部普里亞區,濱臨亞得里亞海,是南方重要的海港。農牧業發達,尤以貿易、工業著稱。市內多古代教堂、美術館、博物館等建築物。
2.人名。英國小說家兼劇作家。參見「巴蕾」條。
優曇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巴利語udumbara的音譯,優曇鉢羅華的簡稱。桑科榕屬,落葉灌木。幹高二十至三十公尺。葉橢圓形,長六至二十公分。隱頭花序聚生於老幹瘤突上之短枝,球形或梨形,紅熟。佛教神樹。產華西、中南半島印度至澳洲。也譯作「優曇花」、「優曇鉢羅」。
上座部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利語系的佛教。現在主要分布地點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國。
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佛教經典的哲學,約在西元前五世紀至西元前六世紀的時候產生於古印度,以後流行於印度的南北各地,發展成南傳巴利語系的小乘佛學,與北傳梵語的大乘佛學。
覺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的一位高僧。生卒年不詳,約在四至五世紀間。生於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精通《吠陀》等經典,後從離婆多出家學習巴利三藏,五世紀初到斯里蘭卡,住在大寺,從僧伽波羅進修三藏經典和注疏,後移居犍陀伽羅寺研究著作。是巴利語系最傑出的學者。他幾乎把巴利三藏都作了注釋。並著作《清淨道論》,是一部綜述上座部佛法的名著。晚年回印度朝拜提樹,不知所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