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教     
瀏覽人次:373 收藏人次:0
廣泛宣揚教化。漢.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南朝齊.陸倕〈石闕銘〉:「布教都畿,班政方外。」
    
瀏覽人次:41748 收藏人次:5830594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11577 收藏人次:3431608
紡織品的總稱。如:「布料」、「布帛」、「布匹」。
宣示、陳述。如:「布告」、「公布」、「宣布」。
遍及。如:「布滿」、「遍布」、「烏雲密布」。
安排、陳設。如:「布置」、「布局」。
    
瀏覽人次:18382 收藏人次:4391745
2.宣布、公布。如:「頒布」、「部頒課程標準」。《禮記.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義和團     
瀏覽人次:1265 收藏人次:171189
目錄1 概況2 背景3 組成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概況義和團運動是公元1900年前後中國清末,中國甲午戰敗後,在西方列強劃分在華勢力範圍、通過教會加深對清地方政府的控制、華北遍布教案的情況下,山東、直隸農民和部分清軍自發發動的,以「扶清滅洋」為口號,針對在華傳教士及華人教徒的有組織的暴力活動及其引發的八國聯軍遠征。 背景鴉片戰爭後,中國和列強陸陸續續地簽訂了些不平等條約。到一八六零年以後,傳教士不但可以根據條約在內地傳教,而且可以收回以前被沒收的教產,並在內地購買土地建立教堂,為此後頻頻發生的仕紳、民眾反教的糾紛埋下種...
宣化     
瀏覽人次:255 收藏人次:0
布教化。《漢書.卷八.宣帝紀》:「今吏或以不禁姦邪為寬大,縱釋有罪為不苛,或以酷惡為賢,皆失其中。奉詔宣化如此,豈不謬哉!」《三國演義》第一回:「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
敷教     
瀏覽人次:241 收藏人次:0
布教化。也作「敷化」。
三宮     
瀏覽人次:231 收藏人次:0
1.明堂、辟雍、靈臺。《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敷化     
瀏覽人次:212 收藏人次:0
布教化。三國魏.阮籍〈與晉文王書薦盧播〉:「應期作輔,論道敷化。」也作「敷教」。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