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裁成條狀的布。如:「抗爭的民眾頭上都綁著白布條。」
模仿有雲彩天空的懸吊布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場佈景名詞。為了不讓觀眾看見懸掛在舞台上方的橫桿,技術人員在舞臺的頂端,用細長的布條遮敝,在較低的邊緣會剪裁成雲彩或是樹的形狀。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布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佈景道具名詞。用來接合兩塊景片之間的裂縫的帆布條,技術人員將這種布條彩繪成與景片的顏色一致,以避免讓人們看到接縫出,「接布條」(To dutch)就是用帆布條接合景片。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長的東西。如:「布條」、「麵條」、「金條」、「線條」、「油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紡織品的總稱。如:「布料」、「布帛」、「布匹」。
宣示、陳述。如:「布告」、「公布」、「宣布」。
遍及。如:「布滿」、「遍布」、「烏雲密布」。
安排、陳設。如:「布置」、「布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絲線或布條等結紮而成的穗狀裝飾物。如:「帽穗」。
襁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寅以菽漿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嘗啼。」《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他與張氏生得一子,尚在襁褓,乳名叫做長壽。」也作「繈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絲線或布條等結紮而成的穗狀裝飾品。同「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夏作人)匆忙之間,又沒有辮繐子,將就用一根黑頭繩打了結,換上衣冠,出來相見。」
社會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框,來集結民怨,創造運動大勢。 肆、 抗爭劇碼真實的社會運動現場通常具有高度的表演性質,抗議者高舉布條、沿街呼喊口號,為的是讓各傳播媒介前的觀眾知道他們迫切的需求;行動劇碼的上演不只是為了發洩抗議群眾的不滿,其後的目的,乃是透過精心的設計與包裝,來強而有力的對諸多旁觀者來凸顯出他們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與壓迫。(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運動英文關鍵字:social movement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376註2: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巨流 P.351~P.358
繃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紮傷口或患處的布條,用柔軟的紗布做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