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2.27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希臘正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教會的別名。參見「希臘教會」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盼望、期待。如:「希望」、「希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偏斜的。如:「正午」、「正中」、「公正無私」。
合規矩的、合常理的。如:「端正」、「正經」、「正路」、「正道」。
恰巧、剛好。如:「正好」、「正巧」、「正值」、「正中下懷」。
表動作在進行中。如:「他正在讀書。」、「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
修改錯誤。如:「改正」、「訂正」、「糾正」。
純而不雜的。如:「純正」、「正紅色」。
肯定的。與「反」相對。如:「正面」、「正方」。
與「負」相對。如:「正數」、「正電」。
原本的、正式的。如:「正本」、「正職」、「言歸正傳」。
正月:農曆的第一個月。如:「正月初一寺廟裡擠滿了進香祈福的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陰曆)十二月。如:「臘月」、「臘八」。
鹽漬後風乾或薰乾所製成的。如:「臘肉」、「臘腸」。
希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巴爾幹半島南部。參見「希臘共和國」條。
正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政治教化。《晉書.卷三六.衛瓘傳》:「展以為恐傷正教,並奏除之。」
2.正統的教派。
3.基督教的一派。十一世紀中葉,羅馬帝國分裂,基督教也隨著分裂為兩部。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主的東部教會自命為「正宗的教會」,故稱為「正教」。也稱為「東正教」。
克里米亞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五三年,俄國為擴張勢力進入巴爾幹半島,以保護希臘正教為名,入侵土耳其。次年,英法兩國依自身利益考慮,加入土耳其一方對俄宣戰。聯軍以海陸軍進攻克里米亞,最終俄國戰敗。一八五六年各方簽訂巴黎條約,戰爭宣告結束。
拜占庭帝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羅馬帝國。西元三二四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建立新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古名拜占庭,所以東羅馬帝國也稱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在宗教上信奉希臘正教,文化上不僅繼承了希臘文化,更創造了拜占庭文化。其帝國於一四五三年被鄂圖曼土耳其人滅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