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帖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帖經為唐、宋科舉考試方式之一。據〔通典‧選舉〕載,帖經者,以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間惟開一行,裁紙為經,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或得五、得六者為通。注云,後舉人積多,故其法益難,務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疑句,疑似參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餘一二字,使尋之難知,謂之倒援。既甚難矣,而舉人則有驅懸孤絕,索幽隱,為詩賦而誦習之,不過數十篇,難者悉詳矣,其於平文大義,或多止於表面。另〔新唐書‧選舉志〕亦載,凡明經先帖文,然後口試。而〔宋史‧選舉志〕則謂,自唐以來,所謂明經,不過帖書、墨義,觀其記誦而已,故賤其科。直至仁宗慶曆四年(1044),進行學校科舉改革,始罷帖經、墨義(參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妥當、適切。通「貼」。如:「服帖」、「妥帖」。
順從、馴服。通「貼」。如:「帖服」、「俯首帖耳」。
從石刻或版刻拓印下來的墨跡,用作學習寫字臨摹的範本。如:「碑帖」、「字帖」、「臨帖」。
邀請客人或致謝的紙卡。如:「帖子」、「請帖」、「喜帖」、「謝帖」。
寫有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如:「庚帖」、「換帖」。
參加網路論壇上討論的文字,或發表的議論。如:「跟帖」、「刪帖」。
量詞。用於計算藥劑的單位。如:「一帖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試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時明經考試的方法。即帖經取士,將所習的經文,掩其兩端,中開一行,裁紙為帖,稱為「試帖」。《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
六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科舉考試,進士、明經科都有帖經試,凡十帖中能中六帖的,即算通過帖經試,故稱為「六帖」。見唐.杜佑《通典.卷一五.選舉三.歷代制下》。
括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應試的文字。唐代以帖經取士,應試的人為了便於記憶,常把艱澀難記的部分編成歌訣,稱為「括帖」。《西湖二集》卷二○:「你只看如今黃榜進士,不過窗下讀了這兩篇臭爛括帖文字,將來胡遮亂遮、敷衍成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