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常理     
瀏覽人次:1503 收藏人次:268909
一般的規律、道理。晉.陶淵明〈形贈影〉詩:「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三國演義》第五四回:「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
    
瀏覽人次:18737 收藏人次:2869474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14050 收藏人次:2862989
持久固定不變的。如:「常理」、「常道」、「常規」。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44419 收藏人次:3093088
最高深的人會去努力實踐,修養中等的人半信半疑,修養低下的人則一笑置之。這是因為「道」的呈現往往是出乎常理之外的,正如最高尚的道反而好像最低下的山谷,所以一般人才聽了不容易體會。後來「虛懷若谷」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為人謙虛,能接納他人的意見。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35094 收藏人次:1161883
5) 強:振奮。〔參考資料〕 《周書.卷二五.李賢列傳》(李)遠曰:「北豫遠在賊境,高歡又屯兵河陽,常理而論,實難救援。但兵務神速,事貴合機。……。」太祖喜曰:「李萬歲所言,差強人意。」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32175 收藏人次:1485033
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而出,用來指人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匪夷所思     
瀏覽人次:23167 收藏人次:1172792
不是根據常理所能想像得到的。[例]他明明做錯事卻得到奬賞,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瀏覽人次:20238 收藏人次:1717170
1.常理,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說文解字.人部》:「倫,道也。」如:「五倫」、「天倫之樂」。《孟子.滕文公上》:「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17595 收藏人次:3407220
本指事物神祕奧妙,令人難以想像、理解。今亦多用於比喻事情出乎常理。[例]像他這麼不用功的人,竟然可以考滿分,真是不可思議。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17019 收藏人次:1244859
「海枯」,海水枯乾。語出唐.杜荀鶴〈感寓〉詩。「石爛」,石頭粉碎。語出唐.杜牧〈題桐葉〉詩。「海枯石爛」一語因海枯石爛萬年難見,所以比喻歷時久遠。又依常理,海不會枯,石不會爛,所以比喻意志堅定,永不改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