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1.45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規定的貨幣制度。包括由何單位發行,用什麼做貨幣、貨幣的單位、及紙幣的發行、硬幣的鑄造及流通等制度。清.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大內藏萬年圖寶》:「《萬年圖寶》冊頁一大本,繪歷代錢幣,以金碧色摹畫逼肖。原器自伏羲、帝昊以至乾隆制錢,其間經過之幣制,悉載無遺,圖下皆註明沿革也。」《孽海花》第一○回:「無人種思想,無家族思想,無宗教思想;廢幣制,禁遺產,衝決種種網羅,打破種種桎梏。」
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代幣制度1.1 代幣制度中的供需法則1.2 代幣制度的運用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代幣制度  代幣制度採操作制約原理,以個體自發性的活動配合代幣做外在增強的控制,促使個體在進步過程中以正當行為取代不正當行為。...
制約增強-代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一種「代酬」作用。綜觀Wolfe的猩猩實驗其歷程可分下列三階段:1. 約定獲取代幣的行為目標實施代幣制的首要工作,就是先跟子女或學生約定獲取代幣的行為規範,以確立目標行為,使學童可藉代幣之增強力量而逐漸建立師長、父母心目中的良好行為。2. 運用代幣顯示行為的報應冠系當個體出現合格的行為,應立即以代幣來增強其行為後果;若出現不合格的行為,宜依規定扣回代幣,以嚇阻不合格行為的發展。應用時應注意下列原則:(1) 合格行為一旦出現時,應立即給予代幣,反之則扣回。(2) 促進了解代幣兌換的功能。(3) 責成受訓者累積代幣。(4)...
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幣制是根據施金納(B.F. Skinner, 1904~1990)的操作制約原理所設計的一種行為治療法,常用於建立精神病院患者的生活制度,也用在管訓工作上。代幣制的概念也被廣泛應用到管教子女及自我控制方面。代幣制是透過增強的原則(即給予好行為增強物)來改善病人的行為。通常選來增強的行為都是某個強勢團體(例如教師、父母、顧主、治療者)認為「正常」的行為;這些行為要相當確切,以便觀察、測量和溝通。而且行為如果太複雜,還要將它們分解為許多小行為;代幣制中被用來作為增強物的物品就是代幣(token);代幣通常是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s),如籌碼、卡片、獎狀、某種權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標準價格、可作交易媒介的東西。如:「錢幣」、「紙幣」、「外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矩、法度。如:「制度」、「法制」、「兵制」、「中央集權制」。
式樣規範化的。如:「制服」、「制式手槍」。
制定、規劃。如:「制作」、「因地制宜」。
限定、管束。如:「制止」、「管制」、「壓制」、「限制」。
指父母親的喪事。如:「守制」、「嚴制」、「慈制」。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而出,用來比喻排除老舊的,創造出嶄新的事物或方法。《明史.卷一六四.范濟列傳》云:范濟奏請宣宗改革幣制,發行新紙鈔,即用「推陳出新」一語,表達除舊更新的意思。
失之交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梁啟超〈民國初年之幣制改革〉:「但是此時軍閥們正無錢用,見有此存蓄,都想染指,所以百計破壞,將磅盈提用,這個千載一時的機會,便失之交臂。」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倍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客觀、可同時用於多數人。而使用代幣制的缺點有:相互收受使用、卡片易偽造、購實質增強物的花費大。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楷模,學生看樣學樣。或是觀察學習,如:考試作弊記大過乙次,以儆效尤。身教的要素之一,是楷模的特性,年齡性別較接近者、社會地位高者、成功的名人專家...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的技巧,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以減少當事人在接觸實際世界及真正行動時的失敗機會。  6、代幣制(token system)  “代幣制”是學校系統很喜歡運用的行為主義的技巧之一,像“乖寶寶”貼紙,同學們集滿多少張可以獲得一個“特權”或“禮物”,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現在許多商店為了鼓勵顧客光臨,也用“蓋章”或“集點”的方式,可以在蓋滿或集滿之後換得折扣或贈品。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