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6.8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武器。《文選.張協.雜詩一○首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
2.比喻兵事、戰亂。《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文選.陸機.辯亡論上》:「齊民免干戈之患,戎馬無晨服之虞。」
干戈為玉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干戈,兵器,代表戰爭;玉帛,古時諸侯會盟朝聘所攜帶的玉器、絲織品等禮物,做為禮尚往來之用。「化干戈為玉帛」比喻將戰爭轉變為和平。如:「經過別人勸和後,他倆終於化干戈為玉帛,由仇人變為朋友了。」
大動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干、戈,古代用以作戰的兩種兵器。大動干戈原指雙方交戰激烈,後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如:「這部機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
干戈載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戢,儲藏存放。語本《詩經.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干戈載戢比喻戰事停止平息,不再訴諸武力。《抱朴子.內篇.釋滯》:「干戈載戢,繁弱既韜。」《舊五代史.卷一一八.世宗本紀五》:「即今南北才通,疆場甫定,是玉帛交馳之始,乃干戈載戢之初。」
倒持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干、戈,武器名。倒持干戈指手持武器尖刃,將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柄,則己身先受害。《三國演義》第二回:「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打架或發動戰爭。如:「大家都是舊識,彼此誠心溝通即可,就別動干戈了。」《三國演義》第一○回:「賈詡曰:『目今人心未寧,頻動干戈,深為不便。』」《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東翁的話誠然不錯,要合外國人爭辯起來,好便好,不好就動干戈。」
倒載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武器收藏起來,不再打仗。《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帥之士,使為諸侯。」也作「倒置干戈」。
倒置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兵器收起來,不再打仗。《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也作「倒載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盾牌,用來抵擋、保護用的武器。[例]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武器名。為長柄橫刃的平頭戟。如:「枕戈待旦」、「干戈」。《書經.費誓》:「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晉.熊遠〈因災異上疏〉:「臣子之責,宜在枕戈,為王前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