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節前各路商販聚集的一種臨時市場。如:「舊時,家家戶戶總是趁著年集採買年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如:「新年」、「去年」、「歲末年終」。
年節,新年。如:「過年」、「拜年」。
有關年節的用品。如:「年糕」、「年貨」、「年畫」。
每一年的。如:「年薪」、「年會」、「年息」。
歲數。如:「年齡」、「年紀」、「年輕」、「年高德劭」、「忘年之交」。
人生所經歷的某個時期。如:「童年」、「壯年」、「老年」、「青少年」。
時間、光陰。如:「年華」、「年久失修」。
時代、時期。如:「年代」、「康熙年間」、「民國初年」。
一年之中農作物的收成。如:「年成」、「豐年」。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項工程花了四年半才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市場、人口聚集舉行交易的地方。如:「市集」、「趕集」、「年集」。
八國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八國聯軍(Eight-Nation Alliance)的導火線是中國長久以來受列強的壓迫教案和經濟壓迫,以及官營企業剝奪了生存之道,逐漸蘊積出一股排外反官僚的氣氛。這股氣氛到1898年集結在義和團身上。據說義和團起先與一般民眾結合,反對基督教教案,後來又逐漸與清廷的排外氣氛互通聲息,而倡言「扶清滅洋」。最後獲得清廷的支持,由山東而天津,終於進入北京,沿途攻擊外國人,破壞教堂,搗毀官營企業(如挖取鐵路枕木等等),在北京更包圍外國人於北堂和公使館區。而且西太后聽說「列強要逼西太后退位」的傳言,遂向列強宣戰。1900年,...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狩獵及捕魚等集體活動。第二階段則是由十七歲開始進入的青年期,此時需經過正式的入會禮儀,由應屆入會之青年集體出豬一口至公廨,由公廨之武士首長主持殺豬,像過去所獵獲知敵首致祭,然後舉行武士集體飲宴,青年則進行慶祝舞蹈,此時期的青年男子需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軍事訓練,二十一位後成為成年級,才可以尋覓對象結婚,並參村中之事務。魯凱族女性則沒有年齡組織,其生命以結婚生育為中心,從少年期開始隨母親學習家事、紡織及田間工作,一直到結婚生子後即為成人。(註二P.171)(註三P.188-191) 豐年祭每年國曆八月十五日所舉行的豐年祭,是魯...
馬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dor)記者時,就以一系列報導哥倫比亞海軍災難事件和水兵冒險故事而受到關注,該系列報導於1970年集結為《船難死者的統計》(Relato de un naufrago)一書,啼聲初試,就已經受到大家的注意。1976年出版的《獨裁者的黃昏》(The Autumn of the Patriarch),以誇張的漫畫和諷刺幽默的筆調,描寫拉丁美洲軍事獨裁時期的野蠻、污穢和腐敗。這是一部具史實性和藝術性的作品,為了詳盡的描寫拉美獨裁者的愚昧荒誕,馬奎斯廣泛蒐集包括海地、巴拉圭、薩爾瓦多、委內瑞拉等獨裁者的荒謬行徑。例如海地獨裁...
陳千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輩子烙印在這個殖民地子民的心中。  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戰爭經驗,陸續創作一系列小說,1984年集結出版《獵女犯》,1999年改版為《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就是記錄這段台灣志願兵的太平洋戰爭經驗,同時也是一個作家對戰爭、人性,以及生命本質最深沈的思索。作品以詩為主,兼及小說評論。詩作富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和現實批判精神,其詩作發表於《藍星》、《創世紀》、《笠》等詩刊。  太平洋戰爭期間,他被迫以「台灣特別志願兵」身份服役,遠赴南洋,在帝汶島的熱帶叢林中穿梭,戰後又因工作的關係,使他經常出入中部的八仙山...
嬉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崇尚自然形態生活的青年集團。為英語hippie的音譯。其思想起源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存在主義,萌芽於歐洲,西元一九六七年左右,出現於美國,後蔓延至世界各國,最後終告自然消散。嬉皮信奉非暴力倫理,捨棄既成社會的風俗習慣,穿著舉止率性,經常蓬頭垢面,喜歡飲酒、服用迷幻藥或吸食大麻煙。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