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3.79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底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究、竭力。宋.石孝友〈清平樂.惱花風雨〉詞:「惱花風雨,斷送春將暮,底死留春春不住,那更送春歸去。」也作「抵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的最下面部分。如:「盆底」、「杯底」、「鞋底」、「底盤」。
盡頭。如:「年底」、「月底」、「巷底」。
事物的根源或內情。如:「底細」、「摸底」、「追根究底」。
基礎。如:「底子」、「根底」、「底薪」。
文書的草稿。如:「留底」、「底稿」。
定、終止。如:「大事底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抵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終究、總是。宋.柳永〈傾杯樂.皓月初圓〉詞:「追舊事,一餉憑闌久,如何媚容豔態,抵死孤歡偶。」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一折:「稍似間有些錢,抵死裡無多債。」也作「底死」。
塞耳偷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五燈會元.卷七.玄沙師備禪師》:「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
貼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貼、憐惜。宋.周邦彥〈看花迴.秀色芳容明眸〉詞:「因個甚、底死嗔人,半餉斜眄費貼燮。」也作「貼戀」。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