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延宕模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觀點,兒童在二歲至七歲期間,思考是透過記號功能(Semiotic functioning,即兒童具有使用心理意象及以字代表不出現之東西的能力)而發展的。延宕模倣是用來說明兒童具有記號功能的一種行為模式。
  嬰兒在三個月大時,就會試著模倣可看得見的別人所表現的行為;可是真正具有心理表徵形式的模倣,則要在兩歲以後。所謂延宕模倣指的是後者,即兒童能透過表徵形式,模倣曾隔一些時間未出現的物體或事件,如兒童模倣早些時日與父母在一起做蛋糕的情形,自己玩做蛋糕,即表示他正在進行延宕模倣
  延宕模倣的重要性,在於兒童已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長、伸長。如:「延長」、「延伸」、「延續」、「延年益壽」。
將時間往後移。如:「延期」、「延宕」、「延遲」。
引進、聘用。如:「延聘」、「延請」。
延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遲耽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四回:「這件事本就可以延宕過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範、法式。如:「模式」、「模範」、「楷模」。
仿效。如:「模仿」、「模擬」。
製作器物的範型。如:「銅模」、「模子」。
式樣。如:「他那模樣真是好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拖延。如:「懸宕」、「延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仿效、學習。同「仿」。唐.韓愈〈論佛骨表〉:「轉相倣效,惟恐後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