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8.09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建瓴高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屋頂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臨下,勢不可擋。南朝梁.簡文帝〈彈棋譜序〉:「望兵棋之式道,上昇則搏翼穹天,赴下則建瓴高屋。」也作「高屋建瓴」、「屋上建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營造、興工製造。如:「建設」、「建築」、「建造」。
創立、設立。如:「創建」、「建立」、「建校」。
提出意見。如:「建言」、「建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直立時上下的長度。如:「高度」、「身高」。
高的地方。如:「登高望遠」、「居高臨下」。
與「低」相對:A>上下距離或離地面遠的。如:「高空」、「高山」、「高樓大廈」、「一山還比一山高」。B>超越一般水準或平均程度的。如:「高級」、「高價」、「高興」、「高速」、「眼高手低」。C>等級在上的。如:「高年級」、「高級中學」。D>聲音激昂的。如:「高歌」、「高聲」。
指年紀大或歲數高的。如:「高齡」、「年高德劭」、「年事已高」。
敬稱他人的事物。如:「高見」、「高足」。
部首。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子。如:「房屋」、「屋子」、「屋頂」、「屋簷」、「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水的瓦器。《淮南子.脩務》:「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趍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
2.屋頂上仰鋪的瓦,形狀像溝,可導水。元.戴侗《六書故.卷二八.工事》:「瓴,牝瓦仰蓋者,仰瓦受覆瓦之流,所謂瓦溝也。」也稱為「瓦溝」。
建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建,傾、倒。通「瀽」。瓴,盛水的瓶子。「建瓴」指把瓶中的水往下傾倒。語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裴駰《集解》注引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翻瓴水,言其向下之勢易也。」形容居高臨下,勢不可擋。《周書.卷三一.列傳.韋孝寬》:「竊以大周土宇,跨據關、河,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勢。」唐.顏師古〈等慈寺碑〉:「於是親總元戎,授茲戚鉞,建瓴東下,將一車書,北據崇芒,南屯伊闕,雲羅既布,指期滌蕩。」
2.水流傾瀉而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後遊雁宕日記》:「水從石後建瓴下注,匯潭漾碧,翛然沁人。」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四筆.卷七.百齡治河》:「塞外大雪封山,來歲春融建瓴而下,施工愈難,合龍宜速。」
3.喻指快速流失。唐.杜牧〈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寒暑逾流電,光陰甚建瓴。」明.楊寅秋〈答林元東憲副〉:「成事難於登天,敗事易於建瓴。」
高屋建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屋頂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臨下,勢不可擋。宋.曾極〈金陵百詠.天門山〉:「高屋建瓴無計取,二梁剛把當殽函 。」後泛指居高臨下。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高屋建瓴,鑿壁穿泉,免挑運之苦,受汲引之福。」清.葛士浚《皇朝經世文續編.工政八直隸河工.直隸總督李鴻章》:「其(河道)上游之山槽陡峻,勢如高屋建瓴,水發則萬派奔騰,各河頓形壅漲。」也作「建瓴高屋」、「屋上建瓴」。
屋上建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屋頂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臨下,勢不可擋。語本宋.蘇軾〈上皇帝書〉:「臣觀其地三面被山,獨其西平川數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開關而延敵,材官騶發,突騎雲縱,真若屋上建瓴水也。」也作「高屋建瓴」、「建瓴高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