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儀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儀與楚相飲酒,後楚相遺失璧玉,懷疑張儀所偷,因而鞭打他數百次,仍不承認,後釋回。其妻笑以學遊說遂招此禍。張儀卻問他舌頭是否仍在?蓋舌頭仍在即可繼續遊說。見《史記.卷七○.張儀傳》。後以張儀舌指雖未發跡,但仍有發展的潛能。五代.劉兼〈自遣〉詩:「家人莫問張儀舌,國士須知豫讓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開、展開。如:「張弓」、「張開」、「張口」。
擴大、誇大。如:「張揚」、「誇張」、「擴張」、「虛張聲勢」、「明目張膽」。
慌忙不知所措的樣子。如:「慌張」、「張皇失措」。
看、望。如:「東張西望」。
想法、主意。如:「主張」。
開張:商店開始營業。如:「開張大吉」。
量詞:A>用於計算某些可開張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嘴」、「兩張弓」。B>用於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容貌舉止。如:「威儀」、「儀容」、「儀表堂堂」、「儀態萬千」。
有一定規矩、程序的禮節。如:「禮儀」、「司儀」、「儀式」。
禮金或禮物。如:「賀儀」、「奠儀」、「謝儀」。
器具。如:「儀器」、「地球儀」、「渾天儀」、「地動儀」。
仰慕、嚮往。如:「心儀已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口腔內識別味道的器官,也是發音器官。如:「舌頭」、「舌音」、「舌尖」、「舌根」。
指說話的事。如:「長舌」、「饒舌」、「舌戰」。
物體像舌頭般的部分。如:「帽舌」、「鞋舌」。
火舌:火焰冒出像吐舌。
張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309) 戰國時魏人。相秦惠王,以連橫之策遊說六國,使六國背叛縱約以事秦。惠王卒,六國復合縱以背秦,群臣讒之,乃去秦而為魏相,一年後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