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0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強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盛與衰弱。《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奔走之間,可以知其虛實強弱。」《西遊記》第二十二回:「這一場,來來往往,鬥經三十回合,不見強弱。」
強弱懸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力相差太大。如:「這場網球賽因雙方強弱懸殊,所以他很快的擊敗對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健壯有力。如:「強健」、「強壯」、「強勁」。
使力令人屈服。如:「強暴」、「強占」。
勢力大的。如:「強大」、「豪強」、「強權」、「世界強國」。
勝過、比較好。如:「他的表現比我強。」
表示數量有餘。如:「三分之二強」。
逼迫。如:「勉強」、「強人所難」。
固執。如:「倔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軟的。如:「柔弱」。
不健康、不強壯。如:「衰弱」、「體弱多病」、「弱不禁風」。
力量小。如:「弱國」、「弱勢」、「弱肉強食」。
輕微、程度不強的。如:「微弱」、「弱酸」。
表數量不足。如:「十分之一弱」。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鮮廉寡恥注音︰ㄒ|ㄢˇ ㄌ|ㄢˊ ㄍㄨㄚˇ ㄔˇ漢語拼音︰xiǎn lián guǎ chǐ釋義︰鮮,少。「鮮廉寡恥」即「寡廉鮮恥」。見「寡廉鮮恥」條。 01.宋.李綱〈建炎進退志總敘上之上〉:「自崇觀以來,朝廷不復敦尚名節,故士大夫鮮廉寡恥,不知君臣之義。」 02.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三.辯士傳序》:「及至列國之際,強弱之相形,眾寡之相傾,一時鮮廉寡恥之徒往來乎其間,搖吻鼓舌,劫之以勢,誘之以利。」
集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所以墨子便用此來說明賢良之士的多寡,影響到國家的強弱興衰,所以國君應該親近人才,尊重人才,將人才聚集,並加以重用,國家才能強盛不衰。後來「集腋成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並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天淵之別、強弱懸殊、相去萬里
歸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的行為存有自求瞭解的動機。解釋自己行為後果時個人所做的歸因是複雜且多向度的。個人以後類似行為動機的強弱,將決定於他對以前行為結果所做的歸因解釋。  基於以上三個假設,經由實驗研究的結果,溫納發現一般人對從事過有關失敗的工作之後,多將自己行為結果之所以成功或失敗,歸結為以下六個原因: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工作是否勝任。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池中是否盡力而為。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運氣:個人自認此次工作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其他:個人自...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迥然不同」的「迥然」,形容相差很大的樣子。「迥然不同」就是指彼此不同,差異很大。此語見用於張戒的《歲寒堂詩話》。張戒,字定復,一字定夫,南宋絳州人。在藝術風格上強調含蓄蘊藉,主張好詩應該具備「意」、「味」、「氣」、「韻」四個要素。他認為「意」、「味」可以學而致之,至於「氣」之強弱及「韻」之高下,則是屬於作家氣質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強求。在其著作《歲寒堂詩話》卷上提到,曹植、陶淵明、李白、韓愈及杜甫在這四個要素中各有其優越之處,為他人所不及。自古以來,文章的形式、內容差異很大,甚至完全不同,但鍾嶸的《詩品》以古詩為歷代詩作中的第一,曹植的詩作次之,這樣的見解確實有其理由。因為古詩可視為後代各...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hí yí釋義︰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01.《孔子家語.卷一.相魯》:「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02.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五齣》:「今夕拜告神祗,願滿朝文武,各依官職,讒言不入,軍民路無拾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