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稱彞族的傳統文字。有一千八百四十個字母。史志上稱為「爨文」或「韙書」。尚存早期文獻包括十五世紀的銘文、十六世紀的碑記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盛酒的器具或宗廟常用的祭器。《爾雅.釋器》:「彞、卣、罍,器也。」晉.郭璞.注:「皆盛酒尊,彞其總名。」《宋書.卷四二.列傳.劉穆之》:「功銘鼎彞,義彰典策。」
2.常道、常法。《詩經.大雅.烝民》:「民之秉彞,好是懿德。」
3.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多分布在大陸地區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