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影性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拉邦指的是如臉部與手的抽搐等細微動作,雖無意念表達的價值,卻隱含暗示性(1950/1971:12)。其實這種抽搐現象已證實與腦部病變有關,而且已有藥物可以控制其抽搐的程度。不過影性動作的說法,並未因之而無效,常見的抖腿動作即為一例。另外,在《動作的語言》(1939/1974)一書中,拉邦指出:「身體之內與外,各具有一痕跡形式,其關係有如光與影之互補。潛藏的痕跡形式即為影性形式。」(91)此處,心理大師容格(Carl Jung, 1875-1961)所提及『影性形式』(Shadow Forms)與無意識(Unconsciousness)相關的論點,對同時代的拉邦之影響,可謂不言...
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 Rudolf von Laban《The Language of Movement》1974 &《The Mastery of Movement》1971、 Rudolf von Laban & F. C. Lawrence《Effor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Jean Newlove《Laban for Actors and Dancers》1993、Marion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遮住光線所產生的形象。如:「影子」、「光影」。
人或物體的形象、痕跡。如:「蹤影」、「身影」、「攝影」。
仿照描寫。如:「影寫」、「影鈔」、「影印」。
電影的簡稱。如:「影評」、「影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為舉止。《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動作應禮,從容中道。」
2.為達某一目的而採取的作為。如:「每當選舉前夕,候選人都會有各種動作出現。」
3.活動。如:「游泳是一種全身都要動作的運動。」《圓覺經略疏.卷上》:「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來動作之相。」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