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徇國忘己     
瀏覽人次:115 收藏人次:0
盡忠於國家,而不顧一己的得失或生死。《宋書.卷四十四.謝晦傳》:「忠謀協契,徇國忘己,援登聖朝,惟新皇祚。」也作「徇國忘身」。
    
瀏覽人次:24796 收藏人次:5113064
本身。如:「自己」、「愛人如己」、「己飢己溺」、「視如己出」。
天干的第六位。
    
瀏覽人次:13562 收藏人次:432545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10313 收藏人次:935760
1.使。《莊子.人間世》:「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
2.營求、謀求。如:「徇私」。《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1.巡行時示眾並宣布號令。《左傳.桓公十三年》:「莫傲使徇于師曰:『諫者有刑。』」《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遂斬隊長二人以徇。」
2.攻占、掠取。《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籍為裨將,徇下縣。」《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光武別與諸將徇昆陽、定陵、郾,皆下之。」
3.順從。《左傳.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於夫鍾,國人弗徇。」清.張爾岐〈辨志〉:「耽口體之養,徇耳目之娛。」
4.為達某種目的、理想而犧牲生命。通「殉」。《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名。」《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迅速。通「侚」。如:「徇蒙」。《墨子.公孟》:「身體強良,思慮徇通。」
    
瀏覽人次:9564 收藏人次:3620372
不記得、不復記憶。如:「忘記」、「遺忘」、「健忘」、「忘懷」。
忘己     
瀏覽人次:583 收藏人次:0
  忘己就是放棄執著,超越自我的觀念與界限。「忘己」是莊子哲學的核心思想,其要旨為:一為人生芒芴:人生而受到生死、形軀、情意、認知、彼此、社會價值種種條件的束縛,不得解脫。究其原因皆起於人不能忘己,而執持自我的觀念,以致陷溺於此是彼非的分辨,無法把握真我(真君、真宰),更不能窺見宇宙實象,對天地萬物等量齊觀。二為物我齊一:為破除對自我的執著,使個人精神得到絕對自由、完全解放,則需超越形軀我、情意我、認知我、社會我的重重束縛,終而達到忘我之境。一旦能破除自我的觀念與界限,則與我相待而起的「彼」、「物」也就不成立;既無彼此和物我之別,萬事萬物使可混同為一。
  忘我無私的超越精神,必須經...
徇國忘身     
瀏覽人次:204 收藏人次:0
盡忠於國家,而不顧一己的得失或生死。唐.白居易〈贈裴垍官制〉:「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忘身。」也作「徇國忘己」。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