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印     
瀏覽人次:139 收藏人次:0
1.禪師所證悟的境界。《五燈會元.卷一七.黃龍悟心禪師》:「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去即印住,住即印破。」
2.拆字術。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一.論氣韻非師》:「且如世之相押字之術,謂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與心合,是之謂印。」
    
瀏覽人次:16324 收藏人次:22013764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瀏覽人次:13356 收藏人次:7101263
圖章。如:「印章」、「印信」、「官印」、「鋼印」、「六國相印」。
痕跡。如:「手印」、「沙灘上的腳印」。
印刷。如:「印製」、「印發」、「影印」、「刊印」、「排印」、「翻印」。
符合。如:「心心相印」、「互相印證」。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16100 收藏人次:1594172
鼓山先興聖國師和尚法堂玄要廣集》。神晏禪師,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詳,大梁人。於雪峰義存門下參悟,得其心印。閩帥王延彬建鼓山湧泉禪院,請神晏禪師入住,在此宏法三十餘年。諡號「興聖國師」。在所引典源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12213 收藏人次:488158
佛教禪宗主張不立文字,認為禪理不可言說,而斷際禪師的《傳心法要》就是延續此說。他強調在禪理的實踐中,心就是本體、核心,是眾生本來就具有而永不變易的佛性;禪修的目的在於保住本心,不起妄念,不假外求。他還特別強調實際生活中「心即無心」的道理。在一切行住坐臥中,但求無心,即不起妄念,這就是佛心了。因此修行時,不須透過語言、文字,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證,領悟佛的真理,就是「以心印心」了。後來「心心相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也用來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離鄉別井     
瀏覽人次:1474 收藏人次:0
鼓山先興聖國師和尚法堂玄要廣集》。神晏禪師,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詳,大梁人。於雪峰義存門下參悟,得其心印。閩帥王延彬建鼓山湧泉禪院,請神晏禪師入住,在此宏法三十餘年。諡號「興聖國師」。在所引典源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背井離鄉     
瀏覽人次:1344 收藏人次:0
鼓山先興聖國師和尚法堂玄要廣集》。神晏禪師,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詳,大梁人。於雪峰義存門下參悟,得其心印。閩帥王延彬建鼓山湧泉禪院,請神晏禪師入住,在此宏法三十餘年。諡號「興聖國師」。在所引典源中,神晏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綁,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徒子徒孫     
瀏覽人次:1156 收藏人次:110185
徒弟和徒弟的門徒。指一脈相承的人。可引申為聲氣相投的支持者。《平妖傳》第八回:「只怕這野種子,做不成你徒子徒孫哩!」《花月痕》第四三回:「心印領著徒子徒孫,就在秋華堂念起度人經。」
正法眼藏     
瀏覽人次:1058 收藏人次:0
禪宗稱釋迦牟尼佛所付予迦葉的法。也就是禪宗以心印心的法門。後以比喻事物的要旨精義。《景德傳燈錄.卷一.第一祖摩訶迦葉》:「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宋.陸游〈普燈錄序〉:「不立文字,不形言語,謂之正法眼藏。」
尻輪神馬     
瀏覽人次:454 收藏人次:0
以臀部為車輿,以心神為駕車的馬。語本《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乘之,豈更駕哉。」引申為隨心所欲的神遊物外。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二三.駢儷三》:「尻輪神馬,遍從塵外遨遊,心印法燈,盡向眼前了徹。」也作「尻輿神馬」。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