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0.72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理距離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距離說是瑞士出生的英國美學家布羅洛(Edward Bullough, 1880~1934)所提出的美學主張;他在一九一二年〔心理距離作為藝術的因素與美感的原則〕(Psychical Distance as a Factor in Art and an Aesthetic Principle)一篇文章中,提出心理距離說的四個基本概念。
1.距離太過(over distance):即在觀賞者的主觀心理上,將藝術和現實人生相混淆,使人無法超脫現實利害,因感情衝動、情緒激動,無法克制而美感盡失。2.距離不及(under distance):即欣賞者並不理解藝術的內在涵義,或僅止於抽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合而分。如:「分離」、「離開」、「離別」、「離婚」。
距、相隔。如:「距離」、「我家離學校很近。」
背叛。如:「背離」、「離經叛道」、「眾叛親離」。
奇異不合常理。如:「離奇」。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隔的長度。如:「差距」、「間距」、「行距」。
相離、相隔。如:「我家距市場約五百公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距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間或空間的間隔。如:「這事的發生,距離現在已很久了。」「『山東』與『山西』雖只一字之差,距離卻很遠。」
2.時間或空間間隔的長度。如:「在這個時代,五年是很長的距離。」「從這兒到車站,距離二千公尺。」
3.指認識、感情等無形物的差距。如:「他們師生倆的想法有很大的距離。」「由於價值觀的差異,兩人的距離已越走越遠了。」
心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體心智活動的總稱。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內心活動。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論中的重點。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此區區心理合一之體,知行並進之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