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必然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然性」指一種「非如此不可的」事物的狀態,字源來自於拉丁文中的「ne」(not)與「cedere」(to go away),有「無法離開」之意。而希臘文中的必然性為anagke,最早係指命運和命定之意。基本上,必然性包括了命題(propositions)、事物或神等必然性在內。
  在命題的必然性方面,說某個命題具有必然性時,意即指出此命題不能被否定。這時,以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語言來說,必然性的相反不是「偶然性」(contigency)或「適然性」,而是「不可能性」(缺此不可)。因為某一偶然性的相反是另個偶然性。萊布尼茲(G.W. 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正確。如:「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如此、這樣。如:「未必然」、「到處皆然」。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如:「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轉折詞,但是。如:「然而」。
承接詞。如:「雖然」、「然後」、「然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定。如:「必定」、「必然」、「必成」、「必要」、「必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必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必定如此。《莊子.天地》:「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看苗賊雖敗,他已逃往別洞,必然求了救兵,今夜來劫我們的營盤。不可不預為防備。」
2.哲學上指事物發展變化依照理法不變的規律。
演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純粹形式的推理方法。要求前提與結論間具有必然性之可推關係。一般演繹法多為由普遍原理以推定特殊事象。也稱為「外籀」。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河東(今山西解縣)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歷朝皆有加封,宋時封為武安王,明封協天護國忠義大帝,清乾隆間詔改其諡為「忠義」。也稱為「關帝」、「關聖」、「關聖帝君」、「武聖」。
欣賞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假言判斷,審美的判斷和名理的判斷不同,因此藝術家或美學家指導學生欣賞藝術真理時,由其概括之普遍性和必然性中,而領悟出藝術作品之真,應是形似不如神似、神肖優於形肖之道理。2.對”善”的欣賞”:又可稱為道德的欣賞,若依其欣賞的對象而言,又可分為品德的欣賞、風範的欣賞以及理想的欣賞:(1)品德的欣賞:對於某人的品性、德性和人格方面的欣賞。(2)風範的欣賞:前賢名人的做人處事與高尚志節。(3)理想的欣賞:大同世界與桃花源等之理想觀。3.對”美”的欣賞:可分為自然美的欣賞與藝術美的欣賞。 過程1.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2.提出欣賞...
康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義;康德認為有十二種的天賦官能使我們對物理世界的經驗能產生意義,譬如統一性、整體性、真實性、存在、必然性、相互性和因果概念等。 結論照康德的說法,我們能意識體驗到的事物,同時受到後天感官經驗和天賦心靈官能的影響。心靈官能修正感官經驗,使其更具有組織和意義。因此如欲決定知識的本質,就須同時考慮心靈的主動貢獻。康德接受理性主義,認可心靈是知識的來源,而賦予活力;換言之,他不僅以感官經驗來詮釋知識,使得探求知識的方法,更俱活潑。他以與生俱來的先天論的觀點,再加上自笛卡兒時代以來即已失去地位的柏拉圖學說,來解釋知識。 關鍵字中...
形上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質」的方面找解釋,根源是什麼;根本原理之表象,及現象上的說明;將根本原理設定為神;以決定論或因果必然性來說明現象;根本原理可否使用意志自由來說明。上述六類問題形成傳統形上學之討論範圍,到二十世紀,邏輯實證論否定形上學命題的合法性。二十世紀認知科學也是以唯物論作為其形上理論的預設。十八、十九世紀歐洲唯物論得力於科學的發展、笛卡兒之心物二元論、及洛克之感覺論。主觀觀念論者巴克萊(George Berkeley)更是徹底的反對以物質為宇宙之本體。形上學家有以精神與物質同為宇宙本體且相互獨立存在的二元論理論。斯賓諾莎(B.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