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63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思無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詩經.魯頌.駉》:「思無邪,思馬斯徂。」心無邪念而歸於純正,以合乎禮教。《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樂府詩集.卷二○.鼓吹曲辭五.唐.柳宗元.唐鼓吹鐃歌.吐谷渾》:「凱旋獻清廟,萬國思無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正當的思想或行為。如:「改邪歸正」、「奸邪」。《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無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不正當的思想或行為。《禮記.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傳》:「臣無邪則天下安,天下安則主嚴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總括。《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微,不與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詩者,諷刺之言也,憑理而發,怨誹者不亂,好色者不淫,故曰:「思無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滄浪1>論詩,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見,其實腳跟未曾點地,故云:「盛唐之詩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3>種種比喻,殊不如劉夢得4>云「興在象外5>」一語妙絕。 〔注解〕 (1) 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詳。為文學批評家,論詩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為上,且以禪說詩,清人王漁洋本其說而立神韻一派。著有《滄浪詩集》、《滄浪詩話》等。 (2) 浮光略影:浮光,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略影,即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六經之一,即《詩經》。《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唐.韓愈〈進學解〉:「《易》奇而法,《詩》正而葩。」
一言以蔽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一句話來概括它。《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歧路燈》第三回:「只是教幼學之法,慢不得,急不得,鬆不得,緊不得,一言以蔽之曰難而已。」也作「一言蔽之」。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北方文學之代表」。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孔子認為,研究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學習諷刺方法,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從而達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即《論語》中所謂“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