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怨聲     
瀏覽人次:221 收藏人次:0
忿怨不平之聲。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治國以禮,人無怨聲。」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15499 收藏人次:820929
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怨恨、不滿。《紅樓夢》第五六回:「那時裡外怨聲載道,豈不失了你們這樣人家的大禮。」《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把帳一一的七折八扣算了,不管那些人叫苦連天,怨聲載道,就同了顧舉人出京。」也作「怨聲滿道」。
載道怨聲     
瀏覽人次:767 收藏人次:0
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怨恨、不滿。也作「怨聲滿道」。
怨聲滿道     
瀏覽人次:605 收藏人次:0
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怨恨、不滿。《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也作「載道怨聲」、「怨聲載道」、「怨聲載路」、「怨聲盈路」。
怨聲盈路     
瀏覽人次:465 收藏人次:0
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怨恨、不滿。《魏書.卷八三.外戚傳下.高肇傳》:「肇既當衡軸,每事任己,本無學識,動違禮度,好改先朝舊制,出情妄作,減削封秩,抑黜勛人,由是怨聲盈路矣。」也作「怨聲滿道」。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224 收藏人次:0
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怨恨、不滿。《舊唐書.卷一○一.張廷珪傳》:「州縣徵輸,星火逼迫,或謀計靡所,或鬻賣以充,怨聲載路,和氣未洽。」也作「怨聲滿道」。
    
瀏覽人次:12729 收藏人次:7456192
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如:「聲光」、「聲樂」。
名譽。如:「美聲」、「名聲」、「聲譽」、「聲名大作」。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
宣布、張揚。如:「聲討」、「聲明」、「聲稱」、「聲述」。
音調。如:「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量詞。用於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瀏覽人次:12073 收藏人次:3700403
不滿的、哀愁的。如:「怨言」、「怨婦」、「怨聲載道」。唐.白居易〈楊柳枝二十二韻〉:「樂童翻怨調,才子與妍詞。」
    
瀏覽人次:95934 收藏人次:10135813
5.充滿。如:「怨聲載道」。唐.李白〈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頌聲載路,豐碑是刊。」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20659 收藏人次:1076626
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文明小史》第九回:「不料是日正值本府設局開捐,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也作「人不聊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