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7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恆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南流經印度平原,再東流與雅魯藏布江會合,注入孟加拉灣,全長二千七百公里,為印度重要河川。
恆河沙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恆河的沙多到不可計數。形容數量極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然則一家一灶神耳,又不識天下人家如恆河沙數,天下灶神亦當如恆河沙數。此恆沙數之灶神,何人為之?」簡稱為「恆沙」。
恆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 1780)
頭軀幹長36.7~56.4公分,尾長達頭軀幹長的25%以上,體重2.5~5.4公斤,背部黃灰色,腹部顏色較淺色。
阿富汗東部經印度與尼泊爾到中國大陸東南部、海南島。
棲息環境多樣,從海平面到2,500公尺的開闊地到森林,從接近沙漠到雪地,甚至城鎮中,雖然會在樹上活動,但在地面上的時間也很多,主要在白天活動,食物包括果實、種子、葉、芽、花、樹皮等,也吃昆蟲、無脊椎動物、蛋、小型脊椎動物;群居性,一群約8~180隻,通常成年雌猴的數目是成年雄猴的2~4倍,雌雄猴各有優勢位序,小猴的位序視母猴位序而定;猴群一天的活動距離約350~2,820公尺,隨棲地品質不同,族群密度約每平方公里5~753隻,群體活動範圍從0.05~16公頃不等,群體之間的活動範圍相互重疊;小猴在2~5月,和9~10月出生,懷孕期135~200天,一胎通常1仔,出生時體重約400~500公克,...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靈長目(Order Primates)
獼猴科(Family Cercopithecidae)
恆河鱷,食魚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vialis gangeticus (Gmelin, 1789)
體長可達7公尺,口吻特別細長,為眼基寬的3.5倍以上,上下顎的牙齒細長一致,呈交錯排列,四肢的蹼很發達,身體呈深橄欖褐色,體背和尾部有黑色斑紋或斑點散在體側和腹部顏色較淺,雄性個體的吻端常有膨大成瘤狀,樣子很像印度北邊人們做的泥壺(ghara),其俗名gharial可能因此而來。
侷限於印度西邊的印度河流域和東邊的馬拉哈底河,恆河及緬甸的伊拉瓦底河流域,呈不連續分布。
棲息於溪流或河口,主要以魚類為食,偶爾也會攻擊水邊的小型脊椎動物。冬末開始求偶,具有領域的雄鱷會和3、4隻雌鱷組成一個生殖群,雄鱷會在水中發出聲音吸引雌鱷,並在水底交配,1個月後(約3、4月),雌鱷會在離岸不遠的地方用後腳挖洞,每次可產40~90枚蛋,蛋長約9公分,寬約7公分,母鱷會守在巢旁護卵,約經60~90天孵化,幼鱷長約36公分,母鱷會協助幼鱷到水裡,幼鱷需經11年才能達到性成熟。
鱷目(Order Crocodilia)
食魚鱷科(Family Gavialidae)
恆河(Ganges Riv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atanista gangetica (Roxburgh, 1801)
出生時約65~90公分,成熟雄體可達2.2公尺,雌體2.3公尺。體型粗壯,頸部稍凹陷,可稍轉動。嘴特長側扁,似鑷夾,與前額分界平緩。雌性嘴比例較雄性長,噴氣孔開列方向不同於其他鯨類,縱向與體軸平行,前額陡降且有淺脊。眼很小,位於上彎的嘴角上方。背鰭低矮,基部寬,隆起脊可延伸至尾鰭2/3處,尾鰭後緣內凹,胸鰭寬,可見「手指」狀突起,後緣微平。體色灰或灰褐,背面有些暗,有些個體在腹部會稍粉紅,齒型微彎,上頜齒每側26~39枚,下頜齒26~35枚,前端齒較長,閉嘴時仍外露。
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及不丹的恆河、布拉馬普得拉河、美格納河及卡納普利河及其支流,乾季時聚集在主要河道,雨季時則分散至水位高漲的小支流。
本種最常見是單隻或成對出現,也會形成少於10隻的小群。他們活躍,但不常跳躍,在水面露出身體部分似乎較其他淡水豚類多,有時會以嘴喙出水方式游泳。發現牠們常會側著身子游泳,且不停的發出回聲定位的聲波,可能與其生活在水淺且混濁的水域有關。恆河豚的眼睛沒有水晶體,近盲,也許僅能偵測光線或認方向。全年皆可生產,但高峯似乎在12~1月及3~5月。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鯨目(Order Cetacea)
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恆河豚科(Family Platanistidae)
印度露齒鯊或恆河白眼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lyphis gangeticus (Müller et Henle, 1839)
體形壯碩;吻短而呈寬圓形,口前吻長遠短於口裂寬;眼小;第二背鰭頗大型,高度約為第一背鰭高度之1/2;上頜齒高且寬,齒緣呈鋸齒狀,下頜前方齒呈長鉤狀,無鋸齒緣,具短的小尖齒;兩背鰭間無隆脊;尾鰭上葉前凹窪呈縱向,體表無明顯之色斑。
西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沿岸海域可發現其蹤跡,臺灣之北部海域曾有漁獲記錄。
沿岸棲息的種類,目前對其瞭解極為有限,僅知其可能為胎生種類之一,可成長至2公尺以上,胎仔產出體長約60公分。
可由延繩釣釣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恆河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恆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印度半島東北方。為亞洲人口、耕地高度集中的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不變的。如:「永恆」、「有恆」、「恆心」、「恆久」、「恆產」。
平常普通的。如:「恆規」、「恆情」、「恆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水道的通稱。如:「運河」、「河流」。
黃河的簡稱。如:「河西」、「河東」、「河套」。
成河川狀的群體。如:「星河」、「銀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