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0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悅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取悅他人。《舊唐書.卷一五八.列傳.韋貫之》:「性沉厚寡言,與人交,終歲無款曲,未曾偽詞以悅人。」
2.令人愉悅舒暢。如:「貝多芬雖然晚年失聰,但一輩子卻創作了許多悅人的樂曲。」清.徐珂《清稗類鈔.戲劇類.徽調戲》:「是調聆音易解,高朗悅人,都人嗜者日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樂、高興。如:「喜悅」、「和顏悅色」、「心悅誠服」。
令人舒服、愉快。如:「歌聲悅耳」、「賞心悅目」。
喜歡、喜愛。如:「近悅遠來」、「兩情相悅」、「女為悅己者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花言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二○.論語.學而篇》或問「巧言令色,鮮矣仁」。曰:「只心在外,便是不仁也。不是別更有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只爭一個為己、為人。且如「動容貌,正顏色」,是合當如此,何害於事。若做這模樣務以悅人,則不可。或以巧言為言不誠。曰:「據某1>所見,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1>弄筆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這般模樣時,其心還在腔子裡否?」 〔注解〕 (1) 某:自稱語。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 (2) 舉子:被薦舉應試的...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日盛,達官貴人常求其為先人撰墓誌銘,潤筆甚高,韓愈亦來者不拒。司馬光《顏樂亭頌》一文指出,韓愈「好悅人以銘志,而受其金」。韓愈寫一篇《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潤筆費用是「受馬一匹,並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謝許受韓弘物狀》記載曾收得韓弘致贈的「絹五百匹」,相當於四百貫錢,而時韓愈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二十五貫錢,當官反成副業。部分「諛墓」之作,在當時頗受譏斥。其友劉叉甚覺眼紅,取其黃金數斤而去,云:「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元代王若虛說:「韓退之不善處窮,哀號之語,見於文字。」又說:「退之不忍須臾之窮。」韓愈晚年...
甜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甘甜味美。如:「這種果實碩大而甜美。」
2.形容外型秀美或聲音悅耳。多用於女子。如:「他甜美的笑容,令人著迷。」
3.美滿、安適的生活。
巧言花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二○.論語.學而篇》或問「巧言令色,鮮矣仁」。曰:「只心在外,便是不仁也。不是別更有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只爭一個為己、為人。且如「動容貌,正顏色」,是合當如此,何害於事。若做這模樣務以悅人,則不可。或以巧言為言不誠。曰:「據某1>所見,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1>弄筆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這般模樣時,其心還在腔子lwg 否﹖」 〔注解〕 (1) 某:自稱語。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
令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諂媚悅人的臉色。《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厲內荏,以虛事上,無佐國之實。」
巧語花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二○.論語.學而篇》或問「巧言令色,鮮矣仁」。曰:「只心在外,便是不仁也。不是別更有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只爭一個為己、為人。且如「動容貌,正顏色」,是合當如此,何害於事。若做這模樣務以悅人,則不可。或以巧言為言不誠。曰:「據某1>所見,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1>弄筆端做文字者,便是。看做這般模樣時,其心還在腔子lwg 否﹖」 〔注解〕 (1) 某:自稱語。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累官寶文閣待制,卒諡文,後世尊稱朱子或朱文公。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
娛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他人或自己歡喜、愉快。《舊唐書.卷七五.孫伏伽傳》:「臣竊聞陛下猶自走馬射帖,娛悅近臣,此乃無禁乘危,竊為陛下有所不取也。」宋.蘇軾〈墨君堂記〉:「君又疏簡抗勁,無聲色臭味,可以娛悅人之耳目鼻口,則與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賢君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