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1.6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覺察、警悟。如:「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3.佛教用語。對一切現象能產生分別作用的心。《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意識相應散慧,名為計度分別。」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洛依德對於心智組織與人格結構提出「冰山理論」,根據假設將意識劃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意識層是指海面上可見的冰山,而前意識層相當於漲...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上指發生在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心理過程。是一種本能、不自覺的反應,能支配人的一切思想、行為。也稱為「潛意識」。
憂患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於安定中仍不忘思慮急難處境的危機感。如:「唯有對自己的國家前途懷有憂患意識,才能避免民族走向衰敗的命運。」
危機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人對危險的事物具有預防的心理。如:「民眾休閒娛樂時,要有危機意識,避免涉足不良場所。」
社區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區居民在心理上對所屬的社區有從屬感,並對社區公眾的事務關心,即為社區意識
民族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民族建構於所謂的同系同源、共有文化特徵如語言、宗教、習俗、傳統、價值、符號、共同歷史和民俗以及地理根源等之上,產生共通的情感。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上指潛在意識之下不為個人所覺知的心理狀態。也稱為「下意識」。
社會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中個人所共享的情感認同與感知結構。社會意識的形成與政治經濟結構與個人社會位置有關,社會意識也同時影響了群體關係與社會變遷。參見「階級意識」、「社區意識」條。
道德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意識」指個人的道德判斷力或道德推理能力,乃是個人經由社會互動的歷程中所產生的某種道德行為傾向或習性,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或道德現象。由於道德意識以道德行為規範為核心,因此當個人行為與社會團體發生衝突時,個人內在的道德意識能適時調節這些歧異而獲致平衡。舉凡道德觀念(moral idea)、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道德意志(moral will)、道德價值(moral value)、道德理想(moral ideal)均屬道德意識的內涵。
  影響個人道德意識發展的因素很多,如性別、年齡、智力、健康狀況、人格、情緒、家庭社經地位、家長管教方式、居住環境、交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