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3.56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恨、怒。如:「同仇敵」。《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元.王惲〈東征詩〉:「臣牢最敵,奮擊不留行。」
長聲嘆息。《詩經.曹風.下泉》:「我寤歎,念彼周京。」
同仇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仇,一致對付仇敵。參見「同仇」條。敵,抵禦所惱恨的人。參見「敵」條。同仇敵指共同抱著憤恨心情,齊心同力抵抗敵人。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五.訥親》:「金川雖云小醜,而老師糜餉,克捷無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敵之念。」
同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抱著憤恨心情,齊心同力抵禦敵人。參見「同仇敵」條。《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傳》:「天下臣民,知皇上有臥薪嘗膽之思,必共振敵同仇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而獻其功。」指共同抵禦大家所憤恨的人。《東周列國志》第七一回:「安得穰苴今日起,大張敵慰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不平。《晉書.卷九一.儒林傳.范弘之傳》:「每讀其事,未嘗不臨文痛歎,憤交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唐.常袞〈故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扶風郡王贈司徒馬公神道碑銘〉:「憤邊戎,徘徊孤劍。」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列傳》:「天下臣民,知皇上有臥薪膽之思,必共振敵同仇之氣。」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鄉團之設,原以百姓之財力,衛百姓之身家,果能眾志成城,同仇敵,即一舉、貢、生、監,足以統領之,無俟大員為之督率。」
悲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憤怒之情充塞心中。如:「當大家得知敵軍的暴行後,人人悲憤填膺,同仇敵。」
林語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寫成了七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京華煙雲》,生動描繪 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戰前後我國人民為保衛祖國而同仇敵的英勇鬥爭。該書是全美1939年的暢銷書之一。全面抗戰爆發後,林語堂在美國《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等刊物,揭露日本侵華罪惡,同時參加各種活動支持祖國的抗戰工作。期間曾兩次回國。對於英美所謂的"中立"政策進行毫不隱諱地指責。林語堂不僅是一位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發明家。1948年,林語堂在紐約成功的發明第一部中文打字機,並且成功研究出簡易的輸入法,也就是後來國人使用中文打字的第一種輸入法。不過這項發明完成,正值中國戰亂,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