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憂傷     
瀏覽人次:3206 收藏人次:667062
憂愁悲傷。《詩經.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唐.韓愈〈重雲李觀疾贈之〉詩:「小人但咨怨,君子惟憂傷。」
    
瀏覽人次:13371 收藏人次:6595715
愁悶不快樂。如:「憂傷」、「憂心忡忡」、「憂心如焚」。
    
瀏覽人次:9150 收藏人次:3803876
感到悲哀、悲痛。如:「悲傷」、「憂傷」、「傷心」、「傷別離」。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39954 收藏人次:2762134
舞助餘興。跟在劉禪身邊的隨從看到家鄉戲,都不禁悲從中來,個個傷心流淚,而劉禪卻依然談笑自若,沒有半點憂傷之情。連司馬昭都看了搖搖頭,對旁人說:「這個人竟然如此無情!諸葛亮就算沒有死,也無法長久跟在這樣的人身邊啊!」事後,司馬昭問劉禪:「你會不會想念你的家鄉蜀國呢?」劉禪卻說:「在這裡很快樂啊!我才不會想念故鄉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因為留戀玩樂而不想返回自己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惆悵     
瀏覽人次:34293 收藏人次:1873339
悲愁、失意。《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詞:「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30124 收藏人次:3422773
憂傷時局多變,哀憐百姓疾苦。《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坎水陽德,從悲天憫人上起的,所以成了個既濟之象;兌水陰德,從憤懣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個革象。」清.顏元《存學編.卷三.性理評》:「司國柄者不可廢崇儒重道之典,而悲天憫人,儒者宜存返己自罪之心。」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30064 收藏人次:2866229
寄.卷一五.頤養部上.行樂.富人行樂之法》:「語云:『溫飽之家,眾怨所歸。』以一身而為眾射之的,方且憂傷慮死之不暇,尚可與言行樂乎哉!」 參考詞語︰眾怨之的注音︰ㄓㄨㄥˋ ㄩㄢˋ ㄓ ㄉ|ˋ漢語拼音︰zhòng yuàn zhī dì釋義︰猶「眾矢之的」。見「眾矢之的」條。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我這當督扦的,還是眾怨之的呢!」 參考詞語︰叢矢之的注音︰ㄘㄨㄥˊ ㄕˇ ㄓ ㄉ|ˋ漢語拼音︰cóng shǐ zhī dì釋義︰即「眾矢之的」。見「眾矢之的」條。
01.清.譚嗣同《譚嗣同集.報貝元徵》:「今之原禍始者,必以合肥為叢矢之的。」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29695 收藏人次:2209220
入秦地,渡涇至棫林,因將帥不和而退。後晉國復霸。在位十五年卒,諡悼。
(2) 戚:通「慼」,悲哀、憂傷
(3) 立無跛:站時雙腿並直不偏倚。跛,音ㄅ|ˋ,偏任、偏倚。
(4) 視無還:視時不會左顧右盼。還,音ㄏㄨㄢˊ,反復,指眼珠反復轉動。
(5) 聽無聳:聽時不豎起耳朵。
(6) 言無遠:言談只論切近之事,不騖遠。
(7) 明令德:通曉善良的品德。
(8) 相:音ㄒ|ㄤˋ,輔佐、幫助。
(9) 休:喜悅、快樂。
(10) 非國何取:指可以打敗任何一個國家。
    
瀏覽人次:26748 收藏人次:5621639
2.憂傷思緒糾纏難解之處。如:「鬱結」、「心有千千結」。唐.韋莊〈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詞:「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24309 收藏人次:1319562
漢代的辭賦家揚雄博學多聞,喜歡寫賦,早年最欣賞司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風格。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但他懷才不遇,投江自殺。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離騷〉,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揚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時間,讓他有一展抱負的機會,但最後為何又走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