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憐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憐體恤。如:「對於老弱孤苦的人,除了表示憐恤之意以外,更應有實際的行為救助他們。」《聊齋志異.卷一○.臙脂》:「果是鄂郎,其人溫馴,知妾病由,當相憐恤,何遂狂暴如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情。如:「可憐」、「憐憫」、「同病相憐」。
疼愛、愛護。如:「憐愛」、「憐惜」、「楚楚可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憐憫。如:「體恤」、「憐恤」。唐.沈佺期〈移禁司刑〉詩:「司寇宜哀獄,臺庭幸恤辜。」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為諫議大夫,上疏論裴延齡枉黜大臣,阻德宗以延齡為相。後被貶國子司業,出任道州刺史。 (7) 閔:憐恤。通「愍」。 (8) 惡:音ㄨ,如何、怎麼。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冷炭熱,二物不能相容。喻內心交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憐恤。通「愍」。《詩經.豳風.東山序》:「君子之於人,序其情而閔其勞。」《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恤、哀傷。[例]悲天憫人、其情可憫
禍不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韓國君昭侯在位第二十五年,國內發生大乾旱,民間缺糧鬧饑荒,但是昭侯卻在這個時候興建一道高大的門。楚大夫屈宜咎得知後,斷言昭侯將出不了這道門。他說:「因為韓國去年才發生秦國攻占宜陽的事情,今年又鬧乾旱、饑荒,這時不僅不憐恤人民的急難,卻只是反而更加奢侈浪費,正所謂福祐不會接連而來,禍害卻會接踵而至。」果然高門一建好,昭侯剛好去世,他竟然真的沒有出過這道門。後來「禍不單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恤、哀憐。如:「憐愍」。《文選.李密.陳情表》:「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殘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慈悲、仁慈、憐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