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5.38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憑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依賴。如:「現代人憑借網路得到很多資訊。」也作「憑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靠、依賴。如:「依憑」、「憑靠」、「憑藉」。
任隨。如:「任憑你怎麼說,我還是決定要去。」
證據。如:「文憑」、「憑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用他人的財物,或將自己財物暫時給他人使用。如:「借錢」、「租借」、「借貸」。
假托、利用。如:「借故」、「借題發揮」、「借刀殺人」、「借花獻佛」。
倚靠、憑藉。如:「借助」、「借重」。
借光:請人讓路或詢問事由的客套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途徑、緣由、憑借。《易經.繫辭上》:「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抱朴子.外篇.尚博》:「近弭禍亂之階,遠垂長世之祉。」
憑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依賴。《晉書.卷七三.庾亮傳.史臣曰》:「外戚之家,連輝椒掖,舅氏之族,同氣蘭閨,靡不憑藉寵私,階緣險謁。」也作「憑借」。
假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憑借、借助。《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至有濁亂奉公,為人患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訟師,就自己寫了一紙訴狀。」
假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憑借、依托。如:「寓言通常假托故事來說明做人處事的道理。」
借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憑借他人的關係而獲沾利益。《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聞世兄才品過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學生要借光,萬勿推辭。」《紅樓夢》第二二回:「林黛玉冷笑道:『你既這樣說,你特叫一班戲,揀我愛的唱給我看,這會子犯不上跐著人借光兒問我。』」
借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憑借或利用大好形勢行事。如:「眼前正是個大好良機,你不妨運用『借東風』之計,當可事半功倍。」
負氣仗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氣節自負,秉持公理正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那人負氣仗義,交游豪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