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79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慘痛。《漢書.卷四九.鼂錯傳》:「法令煩,刑罰暴酷。」
竟。《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不畏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哀痛。《楚辭.宋玉.九辯》:「中惻之悽愴兮,長太息而增欷。」《文選.王粲.登樓賦》:「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畏懼。《文選.嵇康.琴賦》:「是故懷戚者聞之,莫不懍慘悽,愀愴傷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悲悽。《文選.宋玉.風賦》:「故其風中人,狀直悽惏慄,清涼增欷。」唐.白居易〈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詩:「孰能不悽,天時牽人情。」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空穴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迴穴衝陵,蕭條眾芳。然後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羅帷,經于洞房。迺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風中人狀,直悽惏慄,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王曰:「善哉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衝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餘。邪薄入甕牖,至於室廬。故其風中人狀,直憝溷鬱邑,毆溫致濕。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中脣為胗,得目為蔑。啗齰嗽獲,死生不卒。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逸文。 (2) 枳句:枳樹的枝椏彎曲。枳,音ㄓˇ,莖上有刺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句,音ㄍ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止、禁絕。《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不畏明。」《元史.卷一七四.夾谷之奇傳》:「歲大旱,有司議平穀價,以遏騰涌之患。」
哀鴻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宋文醇.卷四七.眉山蘇軾文》引宋.蘇軾〈奏浙西災傷第一狀〉清.高宗評語:「後世司牧斯民者,哀鴻遍野,尚欲壅於上聞。能如軾之未雨綢繆、怛忠愛,為民請命乎?」
輕舉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度量則妄舉動,妄舉動則禍害至,禍害至而疾嬰內。疾嬰內則痛,禍薄外則苦。苦痛雜於腸胃之間,則傷人也則退而自咎,退而自咎也,生於欲利。故曰:「咎莫於欲利。」
忉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漢.李陵〈答蘇武書〉:「異方之樂,秖令人悲,增忉怛耳。」三國魏.王粲〈登樓賦〉:「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