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9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或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時。《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及壯耽學,銳意講誦,或時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顛隊阬岸。」《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那簾內或時巧轉鶯喉,唱一兩句詞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不確定,有所選擇。如:「或者」、「或許」。
代稱某人、有人。如:「或曰」、「或貴或賤」。
有的,虛指某事物。如:「或多或少,總有些出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偶爾。如:「時好時壞」。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或時間的末尾。如:「眉梢」、「髮梢」。宋.楊萬里〈月下杲飲〉詩七首之三:「一年過暑一番愁,六月梢時七月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置於數量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多或久的意思。如:「好些個」、「好幾處」、「好半天」、「好一會兒」。
迫不及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況或時間急切,不能再等。[例]為了知道選舉結果,大家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視觀看選情報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戲劇中的一個大段落,當臺幕降落時,表示布幕的更換或時間的流逝,或同時表示兩者。如:「全劇共四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在某個期間或時節。如:「目下」、「時下」、「年下」、「眼下」。《紅樓夢》第三一回:「大節下怎麼好好的哭起來?難道是為爭粽子吃,爭惱了不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時刻、階段。如:「難關」、「過此一關,必無大礙。」、「百歲大關」。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詩:「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
康莊大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莊大道」原作「康莊之衢」。稷下,是春秋時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齊國曾在此設稷下學宮,招攬文學游士數千人,成為戰國時的學術中心。齊威王時,為嘉許聚集於稷下講學議論的文學游士: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等人,任命為列大夫,並且為他們建築高大的屋宅、平坦暢達的大路,倍受尊重、恩寵。後來「康莊大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四通八達的大路。亦用來比喻光明的前途。出現「康莊大道」的書證如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聶文蔚》:「譬之驅車,既已由於康莊大道之中,或時橫斜迂曲者,乃馬性未調,銜勒不齊之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