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事裝備。《左傳.哀公十六年》:「吳人伐慎,白公敗之,請以戰備獻,許之,遂作亂。」《荀子.王霸》:「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脩戰備。」
2.為參戰所做的準備。宋.楊萬里〈論兵下〉:「隴西諸郡迫近羌胡,民習戰備,故風聲氣俗,高尚武勇。」
戰備跑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時供民間使用,戰時則作為軍用飛機起降的道路。如:「高速公路上有許多路段是戰備跑道,因此中間的隔障是臨時柵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無缺的。如:「完備」、「齊備」、「兼備」、「求全責備」、「關懷備至」。
事先為可能發生的狀況作處理。如:「準備」、「預備」、「戒備」、「備車」、「備忘」、「有備無患」。
設施、裝置。如:「裝備」、「設備」、「配備」、「軍備」。
盡、皆,充分的意思。如:「備嘗辛苦」、「備受矚目」。
因地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載,伍子胥本為春秋楚國大臣,後因楚王聽信讒言,殺了他的父親及兄長,於是逃往吳國。他逃到吳國後,為替父兄報仇雪恨,便輔助吳王闔閭伐楚稱霸,並因而受到重用。有一次,闔閭向伍子胥請教治國之道,伍子胥建議他要先修築城牆,加強戰備,充實糧倉,添製武器,闔閭聽了點頭稱是道:「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意思是說:修築城牆,充實糧倉等這些事情,都可以依照我國的實際條件去執行。後來「因地制宜 」被用來指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
警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為防止敵人間諜、觀測、滲透、破壞、騷擾、奇襲等威脅,提前預警與戰備,以確保部隊的安全。
穩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牢固。如:「加強戰備,穩固國防力量。」
炸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爆炸性炮彈武器。由彈體、安定器、炸藥及引信等組成。分炮用、手用、飛機用三種,一般由飛機投擲。[例]我軍計劃在敵區上空投擲炸彈,以破壞其戰備
訓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誡命令。[例]三軍統帥訓令各級部隊應加強戰備訓練。
坑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面以下的通道。如為採礦而挖掘的地道。[例]聽說這座坑道是日軍在二次大戰時所挖的戰備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