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9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頂著。戴天指立於天地間。常表示仇恨之深。《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與仇人共生世間。語本《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比喻仇恨極深。《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凌統叩頭大哭曰:『不共戴天之讎豈容不報!』」《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親和他涉了訟,他買囑知縣,將我父親斷輸了,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羞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恥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之先宗,羞共戴天。慮其後患,乃率其族,韜光滅跡,易姓變名,避仇於新平真寧縣安村。」 
戴天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頂著天,腳踏著地。比喻生存於人世間。《後漢書.卷四八.翟酺傳》:「臣荷殊絕之恩,蒙值不諱之政,豈敢雷同受寵,而以戴天履地。」《周書.卷一一.晉蕩公護傳》:「爾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負。」
不忍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恥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家世會稽之鄮縣,……其後世遭世不造,瞰室貽災,五百人皆遭庾氏焚炙之禍。纂紹幾絕,不忍戴天,潛遁幽巖,沈冤莫雪。」戴天"> 
父仇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與父仇之人共存於世間。比喻仇恨極大,不易化解。語本《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須當愛日。」《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至於為親報仇,所謂父仇不共戴天,豈容片刻隱忍?」
戴天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共存於世的仇。比喻仇恨極深。《大宋宣和遺事.貞集》:「一時士大夫甘心講和,酣絭於湖山歌舞之娛,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頭頂著。如:「披星戴月」、「不共戴天之仇」。《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宗教上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如:「民以食為天」。
數目極大。如:「天價」。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內完成。」
處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柳宗元〈駁復讎議〉:「而元慶能以戴天為大恥,枕戈為得禮,處心積慮,以衝讎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無憾,是守禮而行義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