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6.87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鐃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民間舞蹈,流傳於湖南邵陽地區。實為道士作道場的一種樂器表演。道士一人,身著便裝,雙手持鈸作舞,鈸上繫一麻繩相連,可做上下翻飛的動作,打出各種花樣,如:〈獅子爬樓〉、〈老鼠鑽洞〉、〈掃地蓮花〉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如:「打人」、「敲打」、「拍打」。
吵架、爭鬥。如:「打架」、「打仗」。
算計。如:「打算」、「打量」、「打主意」。
撥發電信設備。如:「打電話」、「打電報」。
製作。如:「打造」、「打鐵」。
玩。如:「打球」、「打牌」、「打麻將」。
揮舞。如:「打旗語」。
表示動作。如:「打掃」、「打滾」、「打開」、「打傘」、「打哈欠」。
結、編織。如:「打領帶」、「打毛線」。
量詞。用於計算物品的單位。十二個為一打。如:「一打毛巾」、「兩打鉛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銅製。由兩個中間凸起的圓形銅片相撞擊發聲。一般直徑從十五至六十九公分不等,亞洲民間亦有十一公分以下尺寸,而有小鈸、大鈸、低鈸之分。傳統上常用於民間音樂與戲曲。也稱為「銅鈸」。
(一)之又音。
鐃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古代銅製擊樂器。形制相似,而稍有區別。圓形,中間有凸起部分,每付兩片,演奏時兩片相擊發聲。但鐃和鈸中間凸起部分,大小不同,鐃的凸起部分小、而鈸的凸起部分大。在音質上,鐃發音較響亮,餘音較長;鈸發音較渾厚、餘音較短。明清以來,民間流行的十番鑼鼓,在配器上充分利用鐃和鈸各自的特點,造成豐富的音響效果。現在的鐃和鈸已發展成多種形式,是各種戲曲和秧歌舞的重要伴奏樂器之一。在吹打樂隊中,特別在十番鑼鼓的合奏中扮演重要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古代金屬擊樂器:(1)青銅製,形似鈴無舌,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用以止息擊鼓。《周禮.地官司徒.鼓人》:「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漢.鄭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2)銅製擊樂器。一副兩片,形狀像鈸,但中間隆起部分較小。《清史稿.卷一○一.樂志八》:「鐃,笵銅為之,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攪擾。通「撓」。《莊子.天道》:「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
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求人幫忙要找好對象,向有膽識的人只需央求一次,就能獲得幫助,勝過向沒膽識的人要求三千次。《紅樓夢》第七二回:「只是他們為人都不如你明白有膽量,我和他們一說,反嚇住了他們。所以我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也作「寧撞金鐘一下,不打鐃鈸三千」。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