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0.29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抒情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抒發感情思想的詩歌。
唱遊詩式;抒情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體形式。1200年至1350年間廣為人所採用的德國抒情詩,配有音樂,常伴以舞蹈,共分三種類型:舞蹈抒情詩(Tanzleich)、宗教抒情詩以及愛情抒情詩。十四世紀後,僅宗教採用這種詩體。此詞為德文,若為舞蹈歌曲,曲式有不均等的行數及變化多端的旋律。早期的哥德語(Gothic),「laiks」即為「tanz」(舞蹈);而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的形式,「lac」是「玩樂」之意;但現代約克夏(Yorkshire)版,「laik」是「玩樂」。現代德語「leichengesang」指的是「喪歌」;但「lakhon」則意指「玩樂」。
《音樂辭典》、《文學辭典》、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抒情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名詞。源自於希臘文的「lyra」,意指古希臘弦樂器,以此樂器的伴奏下演唱歌曲及詩詞。人們以此描寫人的內心世界、或因生活情景所引起的特殊感受與看法。文學作品中的抒情詩,是採用詩的形式描寫生活的某個時刻、或人的情狀。在音樂作品中,則是以抒情的基調,演奏特色是婉轉悅耳及音調柔和,例如: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月光奏鳴曲》;二十世紀的重要作詞家有:奧圖哈爾巴哈(Otto Harbach)所編的《羅伯塔》(Roberta)、《貓與小提琴》(The Catand the Fiddle)等人。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以吟詠、朗誦的文體。傳統詩多須講究格律。如:「古詩」、「現代詩」。
詩經的簡稱。如:「詩、書、易、禮、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洩、表達。如:「抒發」、「抒情」、「抒憤」、「抒情文」、「各抒己見」。
解除、清除。如:「抒解」、「抒難」。
抒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抒發感情。《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晉.盧諶〈贈崔溫〉詩:「良儔不獲偕,抒情將焉訴。」
情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情愛的詩歌。如:「他寫了一首情詩,向她吐露深藏已久的愛意。」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代表當時北方文學。漢初傳者有齊、魯、韓、毛四家,漢末以後,齊、魯、韓三家詩逐漸衰微,惟毛詩,盛行至今。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門創作大系卷四──自我.時空.死亡詩》  文史哲出版社 1995年4月《羅門創作大系卷五──素描與抒情詩》    文史哲出版社 1995年4月《羅門創作大系卷六──題外詩》       文史哲出版社 1995年4月《羅門創作大系卷七──《麥堅利堡》特輯》 文史哲出版社 1995年4月《羅門創作大系卷八──羅門論文集》     文史哲出版社 1995年4月《羅門創作大系卷九──論視覺藝術》     文史哲出版社 1995年4月《羅門創作大系卷十──燈屋.生活影像》   文史哲出版社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