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誠     
瀏覽人次:1154 收藏人次:176417
1.投獻誠心。唐.王昌齡〈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詩三首之三:「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於是本官懺罪投誠,悔眚訟過,虔誦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萬卷。」
2.歸附、歸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齣:「你原是一介亂民,朝廷許你投誠,加封侯爵,不曾薄待了你。」
    
瀏覽人次:27197 收藏人次:7625911
真心、真實。如:「真誠」、「誠懇」、「誠信」、「誠實」、「誠心誠意」。
的確、確實。如:「誠如」、「誠然」、「誠有此事」。
    
瀏覽人次:9177 收藏人次:4420805
歸順、走向。如:「投降」、「投誠」、「棄暗投明」。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33498 收藏人次:2716054
「披荊斬棘」原作「披荊棘」。根據《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的記載,西漢末年,有個名叫馮異的人,他原本是王莽的屬下,幫助王莽對抗光武帝劉秀的軍隊。但是後來有一天他被劉秀俘虜了,劉秀仍以禮相待,令他十分感動,便與同僚一起投誠,轉而為劉秀效命。馮異不但鞠躬盡瘁,為光武帝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幫助他平定天下,還非常貼心,在打仗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因此從掌管文書的小官一路升為將軍,又被封為陽夏侯。光武帝有一次向群臣介紹他時,說他是為自己打天下的大功臣,並且賜給他金銀珠寶。光武帝用「荊棘」來比喻當時情勢的紛亂,而馮異則是為他「披荊棘」,平定亂事的功臣。後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克...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6781 收藏人次:389094
參考詞語︰流移失所注音︰ㄌ|ㄡˊ |ˊ ㄕ ㄙㄨㄛˇ漢語拼音︰liú yí shī suǒ釋義︰即「流離失所」。見「流離失所」條。
01.《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紀二》:「自後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誠者,有司禮送京師,加恩畜養。」 參考詞語︰流寓失所注音︰ㄌ|ㄡˊ ㄩˋ ㄕ ㄙㄨㄛˇ漢語拼音︰liú yù shī suǒ釋義︰即「流離失所」。見「流離失所」條。
01.元.蘇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七.丞相史忠武王》:「北渡後,名士多流寓失所,知公好賢樂善,偕來游依。」 參考詞語︰失所流離注音︰ㄕ ㄙㄨㄛˇ ㄌ|ㄡˊ ㄌ|ˊ漢語拼音︰shī suǒ liú lí釋義︰即「流離失所」。見「流離失所」條。...
投降     
瀏覽人次:2395 收藏人次:0
停止抵抗,向對方降順。《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纔經數合,只見樊愛能、何徽兩個引取馬軍先走,右軍潰散,只留步軍千餘人,盡解甲走詣北漢主軍前投降。」《三國演義》第二回:「朱儁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
降服     
瀏覽人次:2289 收藏人次:0
1.釋服謝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懼,降服而囚。」晉.杜預.注:「去上服自拘囚以謝之。」
2.衣著樸素。《左傳.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晉.杜預.注:「降服,素服也。」《國語.晉語五》:「故川涸山崩,君為之降服,出次,乘縵,不舉。」
3.舊時指喪服降低一等為「降服」。如子女為父母服三年之喪,若已過繼給他人,則對於親生父母只服一年之喪。
投降、屈服。《漢書.卷八.宣帝紀》:「夏五月,羌虜降服。斬其首惡大豪楊玉、酋非首。」《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朕奮兵討擊,應時崩解,十餘萬眾束手降服。」
反抗     
瀏覽人次:1930 收藏人次:254659
反對、抗拒不合理、不公正的約束或壓迫。如:「反抗暴政」、「反抗外侮」。
控告     
瀏覽人次:1092 收藏人次:0
1.告狀、投訴。《左傳.襄公八年》:「翦焉傾覆,無所控告。」宋.蘇軾〈乞常州居住表〉:「不若歸命投誠,控告於君父。」
獻寶     
瀏覽人次:887 收藏人次:0
1.呈獻珍貴的寶物。[例]唐太宗在位期間,恩威遠播,西北諸部落紛紛獻寶投誠,尊稱為「天可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