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9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抗憂鬱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療憂鬱症的精神興奮藥物。如三環抗憂鬱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愁悶、不快樂。如:「憂鬱」、「鬱氣」、「鬱悶」、「抑鬱」。
積聚、凝滯。如:「鬱積」、「鬱結」。
茂盛。如:「鬱茂」、「蒼鬱」、「蔥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心、焦慮、煩惱。如:「憂心」、「憂慮」、「憂愁」、「先天下之憂而憂」。
煩惱的事。如:「高枕無憂」、「內憂外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丁憂:遭遇父母的喪事。如:「丁憂在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擋、反擊、不順從。如:「抵抗」、「抗辯」、「反抗」、「抗敵」、「抗命」。
對等、匹敵。如:「抗衡」、「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療效的物質。如:「草藥」、「中藥」、「西藥」、「藥到病除」。
能以少量發生大效用的化學物質。如:「火藥」、「炸藥」、「麻藥」。
憂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悒鬱。《管子.內業》:「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鬱生疾,疾困乃死。」《紅樓夢》第三回:「只因寶玉情性乖僻,每每規諫,寶玉不聽,心中著實憂鬱。」也作「憂悒」。
憂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低於正常人,服用抗憂鬱劑可使神經傳導物質逐漸恢復正常濃度。使用抗憂鬱藥劑的治療一般在二至三週內就會見效,六至八週左右憂鬱症狀就可改善,症狀消除後最好持續服藥三到六個月預防復發,之後由醫師慢慢減低藥量以至於停藥,只有少數個案需要長期治療。但很多人認為長期吃藥會對肝臟、腎臟有害,只要症狀一好轉就自動停藥,也使治療結果大打折扣。而且抗憂鬱劑沒有上癮的危險性。抗憂鬱的藥物的有效率約七成左右,所以服用三、四週若仍不見效可能要調整劑量,甚至換藥,且病患必須配合服用足夠劑量、足夠時間才有效,如果一...
強迫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百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症。著名的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亦是強迫症的患者。 如何治療最有用的方式是抗憂鬱藥物加上認知行為治療療效,大約可以改善八成左右的症狀。新一代抗憂鬱劑的藥理作用在於血清素再吸收的阻斷,以致讓神經細胞間隙的血清素濃度增加。利用高濃度的血清素,來調和頭狀核與眼前額葉的病灶,讓強迫症狀減輕。認知行為治療的指導原則就是:「暴露不反應」。也就是跟強迫症狀共存,但是不隨著其節奏起舞。例如摸到髒東西,不去清洗,讓自己的焦慮在30分鐘之後自然 消退。個案也因此學到「不反應」也可以治病,焦慮不會昇反而是降的。除此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