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0.34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拜水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慈悲水懺法的修行。參見「水懺」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悔悟。如:「懺悔」。《晉書.卷九五.佛圖澄傳》:「佐愕然愧懺。」
僧侶為人祈禱悔過所唸的經文。如:「拜懺」、「三昧水懺」。《水滸傳》第七一回:「道士齊宣寶懺,上瑤臺酌水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拜求」、「跪拜」、「下拜」、「參拜」。
訪問、看望。如:「拜訪」、「拜會」。
祝賀。如:「拜年」、「拜壽」。
授官。如:「封侯拜相」。
再見。為英語b的音譯。如:「拜拜!明天見。」
一種人際關係上的尊敬說法。如:「拜託」、「拜領」、「拜讀大作」。
水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典籍。全稱為「慈悲水懺法」,相傳為唐知玄撰,三卷。據說唐朝悟達國師知玄左股曾經長了一粒瘡,非常痛苦,求醫無效,後得到一位異僧引水洗瘡,知道是前世果報,為消除罪業,所以編慈悲水懺法,以為修行的法本。
2.依慈悲水懺法而舉行的懺悔修行。是至今在中國最流行的懺法之一。也稱為「慈悲水懺」、「慈悲水懺法」。
放焰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眾夜間誦經度亡魂,施食餓鬼,稱為「放焰口」。《儒林外史》第四回:「拜『梁皇懺』,放焰口,追薦老太太生天。」《紅樓夢》第一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禪僧們行香,放焰口,拜水懺。」也稱為「施食」、「焰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