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5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挈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古代掌漏刻之官。見《周禮.夏官.挈壺氏》。《文選.陸倕.新刻漏銘》:「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無跡,天工罕代,乃置挈壺,是惟熙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裝酒漿、茶水等液體或其他東西的容器。一般形狀為頸長、腹大、有嘴。如:「酒壺」、「水壺」、「茶壺」、「咖啡壺」、「鼻煙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舉。如:「提綱挈領」。《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2.帶領。如:「扶老挈幼」。《穀梁傳.僖公二年》:「挈其妻子以奔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計時的名稱,一晝夜共分一百刻。今以十五分鐘為一刻。《周禮.夏官司馬.挈壺氏》:「縣壺」漢.鄭玄.注:「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買酒。《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罋而往酤。」唐.李頎〈送陳章甫〉詩:「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
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迷路。《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晉文公出亡,箕鄭挈壺餐而從,迷而失道,與公相失。」唐.牛僧孺《郭元振》:「夜行,陰晦失道,久而絕遠有燈火光,以為人居也。」
壺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壺盛的熟食。《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飧從徑,餒而弗食。」《資治通鑑.卷六六.漢紀五十八.獻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汙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飧以入官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