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掃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法單位掃除表面上有正當職業,暗地卻有犯罪事實人物的行動。如:「政府此次掃白的對象鎖定在具有黑道背景的民意代表及與黑道勾結的公務人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淨,如雪、牛奶的顏色。如:「白雪」、「乳白」、「白報紙」、「白色的花」。
清楚、明白。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日間、光明。如:「白天」、「白晝」、「東方發白」、「月白風清」。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空無所有。如:「交白卷」、「白手起家」。
徒然。如:「白搭」、「白說」、「白跑一趟」、「白忙一場」、「白白的浪費這多人力,真可惜!」
坦率。如:「只要你坦白說出真相,我不會怪你的。」
戲劇中的對話。如:「對白」、「道白」、「旁白」。
不付出代價而得到的。如:「白吃白喝」、「白看了一場電影。」
表明、陳述。如:「自白」、「告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掃把清除髒汙。如:「掃地」、「清掃」、「灑掃」。
除去、消滅。如:「掃除」、「掃黑」、「掃興」、「橫掃千軍」。
快速經過。如:「掃射」、「眼睛餘光一掃」。
掃把:用來清除塵土、垃圾的器具。
掃把星:比喻不吉祥的人。如:「你真是一個掃把星,有你的地方就沒好事。」
渴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十分思念。南朝宋.謝靈運〈武帝誄〉:「將陟井陘,薄掃白登,北朔渴望,飛旌衡輣。」也作「渴念」、「渴想」。
一念之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 ...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宣大獵兮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煒煌煌。  石如鼓形數止十,風雨缺訛苔蘚澀。今人濡紙脫其文,  既擊既掃白黑分。忽開滿卷不可識,驚潛動蟄走云云。  喘逶迤,相糾錯,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書遺此天地間,精意長存世冥寞。秦家祖龍還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跡。世人好古猶共傳,持來比此殊懸隔。 寶觀主白鴝鵒歌  鴝鵒鴝鵒,眾皆如漆,爾獨如玉。鴝之鵒之,  眾皆蓬蒿下,爾自三山來。三山處子下人間,  綽約不妝冰雪顏。仙鳥隨飛來掌上。來掌上,時拂拭。  人心鳥意自無猜,玉指霜毛本同色。有時一去淩蒼蒼,  朝遊汗漫暮玉堂。巫峽雨中飛暫...
一念之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一念差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一念之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楷,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