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提學道     
瀏覽人次:244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宋以後管理與主持一省儒學和學政的長官。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齣:「這廝好無禮,明日送提學道處置他。」也稱為「提督學道」、「學道」。
    
瀏覽人次:27714 收藏人次:4874079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事理。如:「道理」。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方法。如:「門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如: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由東漢張陵創立的宗教。如:道教。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量詞:A>用於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道閃電」、「三道黃線」。B>用於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C>用於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D>用於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E>用於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瀏覽人次:18537 收藏人次:4828325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15053 收藏人次:4260749
拉舉。如:「提起」、「提拔」、「提升」、「提高」。
用手懸空拿著。如:「提燈」、「提筆」、「提水桶」。
說、談。如:「提到」、「提及」、「舊事重提」、「不提也罷」。
舉出、揭示。如:「提名」、「提議」、「提要」。
領取。如:「提貨」、「提款」。
把預定時間往前移。如:「提前」、「提早」。
警覺。如:「提防」。
振作。如:「提神醒腦」。
提學     
瀏覽人次:286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明代掌管學政及主持考試的官員。《明史.卷七五.職官志四》:「凡學政遵臥碑,咸聽於提學憲臣提調。」《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目今提學要到臺州歲考,待官人考了優等,就出吉帖便是。」
學道     
瀏覽人次:205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學校生員的考課升降等事務的官。也稱為「學政」。
疾風勁草     
瀏覽人次:28349 收藏人次:992399
06.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九.談獻五.蘇汝霖陳光龍》:「間關賊中,百折不回,乃心王室,如提學道僉事蘇公汝霖、平樂縣知縣陳公光龍,亦疾風勁草也。」
入泮     
瀏覽人次:944 收藏人次:0
古代學宮之內有泮水,故稱學宮為「泮宮」,童生初入學為生員則稱為「入泮」。《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捷報貴府相公匡諱迥,蒙提學御史學道大老爺取中樂清縣第一名入泮。」《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有個秀才姓何名祖黃,表字自立,小時聰穎非常,十六歲便考取了第一名算學入泮。」
聯科及第     
瀏覽人次:186 收藏人次:0
科舉考試中,兩個以上的科目都進榜稱為「聯科及第」。《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蒙提學御史學道大老爺取中樂清縣第一名入泮,聯科及第。」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