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6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援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引證、舉例。漢.何休〈公羊傳解詁序〉:「援引他經,失其句讀。」漢.王充《論衡.程材》:「援引古義,割切將欲,直言一指,觸諱犯忌。」
2.引薦、提拔。漢.王充《論衡.效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薦舉,亦將棄遺於衡門之下。」《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序》:「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權彊者,皆腐身熏子,以自衒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援用。漢.何休〈公羊傳解詁序〉:「援引他經,失其句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雖引古事,而莫取舊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用。如:「援例」、「援引書證」。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過於自卑而看輕自己,不知自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引證、援引。如:「引經據典」。《新唐書.卷一三二.劉子玄傳》:「子玄善持論,辯據明銳。」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載,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和宦官政爭,造成當時朝野動盪不安,東漢的國運也搖搖欲墜。漢和帝死後,出生才百餘天的殤帝即位,不久即夭折,於是鄧太后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整頓朝政,於是四處延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
引以為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援引某事或過去的經驗作為警惕。《官場現形記》第一八回:「無奈他太無能力,不是辦的不好,就是鬧了亂子回來。所以近來七八年,歷任巡撫都引以為戒,不敢委他事情。」也作「引以為鑒」。
引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或作文的時候,引用別人的語言文字,叫做引用。(註一)又叫重言、事類、援引、用典、用事、用詞、引語、引話、援、引證、引經。(註二)目錄1 依來源分類1.1 直接引用1.2 間接引用2 依形式分類2.1 明引2.2 暗引3 參考資料4 關鍵字 依來源分類 直接引用凡在語文中,直接摘自別人原著或文章的引用,稱為直接引用。(註二)如:1.韓愈<師說>:「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2.陳之藩<哲學家皇帝>:「愛因斯坦說:『專家還不是訓練有素的狗。』這話並不是偶然發生的,多少專家都是人...
引喻失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援引例證而有所不當。《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深文周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文,嚴苛的法律條文。周納,詳密的構織罪狀。深文周納指不根據事實,而巧妙的援引苛刻的法條,陷人入罪。「納」文獻異文作「內」。清.方苞〈結感錄〉:「始部胥承行是獄者,以求索不遂,於余獨深文周內,無何,以他事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