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1.2111 ms
共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搬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妝表演。《水滸傳》第八二回:「這五人引領著六十四回隊舞優人,百二十名散做樂工,搬演雜劇,裝孤打攛。」也作「扮演」。
|
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開表現技藝。如:「表演」、「演戲」、「演唱」、「演奏會」。
根據事理推論發揮。如:「演義」、「演說」、「推演」、「演繹」。
事物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如:「演變」、「演化」、「演進」。
依序練習。如:「演算」、「演練」、「演習」。
|
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演、扮演。如:「搬演」。《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狀元張協傳,前回曾演,汝輩搬成。」
|
忍俊不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不住的笑。《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忍俊不禁,把來一一記下,著了一部濟南賣書記,誹笑這班買書的人。」《孽海花》第六回:「一會豎蜻蜓,一會翻筋斗,雖然神出鬼沒的搬演,把個達小姐看得忍俊不禁,竟濃裝豔服的現了莊嚴寶相。」
|
周芬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的甜美、苦痛、輾轉、怔忡時,能黏著深入,也能疾轉蕩開,看只是自家的細節,卻正是千萬人在同一戲台上搬演的搏命大事。散文作品量少質精,在當今文壇宣傳當道簽名會滿天飛,人人急於創造銷售佳績的情況下,她仍然只是「天真、誠實、沈默」的沈靜(前筆名)。善於寫物狀人,分韻分題的獨特手法展現了她絕佳的鎔裁功力,善於描繪沈靜而絕美的生命情調,可喜又可驚的今生緣會,既深情又天真,既柔媚又英挺。 參考資料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7642&Keyword...
|
皮影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源於中東,大約在兩千年前傳入印度,一千年後隨著印度教的傳播又影響緬甸、爪哇與印尼等地,直到現在仍每天搬演印度教的史詩神話故事。在印度南部有兩省(坦米爾南度、喀拉拉)被印度人視為皮影戲的發源地,當地皮影戲至今發展不衰。宋代,皮影戲由華僑從爪哇引進中國,不但在中國生根發展,也發展出小型、精緻、靈活的皮影戲偶。臺灣的皮影戲最晚在清中葉從潮州傳入,特別盛行於南臺灣,戲團曾經多達數百團,但戰後開始沒落衰微。(註1) 製作與演出皮影戲偶以羊、驢、牛皮為材料,依照角色的性格雕刻出不同的形象與花紋,經由染色、塗上桐油,最後形成具有相當硬...
|
扮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裝表演。《紅樓夢》第五四回:「文官等聽了出來,忙去扮演上臺。」也作「搬演」。
|
野臺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酬神償願或公開致歉,在廟前或廣場臨時搭建戲臺,免費供民眾欣賞的戲劇演出。[例]前面廟口正在搬演野臺戲,大夥兒去湊個熱鬧吧!。 △露臺戲、野臺子戲
|
傀儡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進中國,17世紀初又傳至日本成為「文樂」。中國的傀儡戲在清代達到高峰,不但能街頭表演,也在豪門宮中搬演大戲,戲班的身手靈活矯健、演唱功力深厚,傀儡戲的風潮遍及各地。然而清朝末年民生凋敝,傀儡戲的發展也越顯衰微。尤其傀儡戲在臺灣多用來驅邪「祭煞」,少有人把傀儡戲視為娛樂,因此發展也十分慘澹。(註1)目前臺灣有名的傀儡戲操偶人,首推宜蘭福龍軒傀儡戲團團主許建勳(1934~)。 傀儡戲的組成一般來說,傀儡戲偶高一尺七寸,角色臉譜如同平劇一樣有生、旦、淨、丑。傀儡戲偶的頭部與四枝都是木雕品,身體主幹用竹編成,以布衣連接各部位、...
|
裝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雜劇中扮演官員的角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又或添一人裝孤。」《水滸傳》第八二回:「這五人引領著六十四回隊舞優人,百二十名散做樂工,搬演雜劇,裝孤打攛。」也作「妝孤」。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