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8.01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擅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擅自使用。如:「未經他人同意,不得擅用他人物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長。如:「擅長」、「精擅」、「不擅言談」。
獨斷獨行。如:「擅自行事」、「擅作主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如:「用人」、「任用」、「運用」、「用兵」。
功能、效果。如:「功用」、「器用」、「作用」、「效用」。
吃、飲。如:「用飯」、「用菜」、「用茶」、「用湯」、「用餐」。
花費的錢財。如:「家用」、「零用」、「花用」、「用度」。
付出、施行。如:「用情」、「感情用事」、「用盡心機」。
需要。如:「你不用去!」、「這件事不用你插手!」
可供使用的、應用的。如:「用品」、「用具」、「用途」、「用處」。
用功:認真學習。如:「用功讀書」、「努力用功」。
用意:存心、意圖。如:「你的用意何在?」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引起注意(Attention)─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教學策略─提供變化性激發求知需求擅用詢問技巧切身相關(Relevance)─滿足學生個人的需求和目標,使他產生積極學習態度。教學策略─聯結熟悉事物學習目標為主配合學生特性建立信心(Confidence)─幫助學生建立起能成功的信心,相信自己有掌握是否能完成他的能力。教學策略─明定成功的標準及期待提供自我掌控的機會提供成功的機會感到滿足(Satisfaction)─學生能因著成就而得到內在和外在的鼓勵和報償。教學策略─提供一顯身手的機會提供回饋與報償維持公...
出其不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武是春秋時吳國大將,擅用兵法,助吳王闔閭成為霸主。他著有一本兵書,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即為著名的《孫子兵法》。該書〈計篇〉中有一段在討論用兵的要點,先直接點出用兵是項詭詐的行動,能打要裝作不能打,能用要裝作不能用;在近處要假裝離得很遠,在遠處也要裝作很近;對喜歡利益的敵人就去利誘他,對處於混亂的敵人就征服他;對有實力的敵人要有所防備,對強大的敵人要避而遠之;容易被激怒的敵人就去挑釁他,卑視我方的敵人就讓他們更自大;而對準備充分的敵人要使其疲勞,對內部和睦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們。總之,就是要趁著敵人鬆懈、沒有防備之時攻擊,趁他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兵。兵法的奧妙,就是要應變制宜、看機行事...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白詩作今存千餘首,各種詩體皆擅長,尤其擅長古詩、絕句,然律詩作品較少。2.詩歌充滿浪漫、閒適精神,擅用誇張及譬喻手法來表達豐富、熱切的感情。著作:李太白全集。作品:《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長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長干行》妾髮初覆額 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 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 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 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 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 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 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 猿鳴天上哀門前遲行跡 一一...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頗耐時潮淘洗。其散文創作運用小說與戲劇的寫作技巧,對於此種文體的混合有首開風氣之功(在台灣而言),並擅用小故事烘托主題,不用艱澀的理論文字說教,也不用奇巧雄辯的方式灌輸人生大道理,而是以生活化的語言,與讀者心會神通。「人生三書」即以生動自然的語言穿插歷史典故、俗諺,兼具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和人生智慧。自稱“在媒體間忘返、在媒體中忘倦”,發現媒體特性處處影響文學作品之形式及內容,發為論述,促進媒體及文學之圓滿合作,亦主張作家對報紙廣播電視不能過分依賴,在當時皆言人所未言。所作論述深入淺出、化難為易,可讀...
罪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的行為。如:「他擅用虛偽的手段,掩飾自己的罪行。」
新派武俠小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和破案解謎等。4 .文體上吸收了大量現代文藝筆法和技巧,語言追求簡潔、流暢、口語化,情節結構複雜,擅用多角度展示,心理描寫和推理技巧等。5 .武功描寫突破了傳統的門戶之見及「過招」窠臼,而重視內功、點穴、暗器、毒藥和心智的較量,儘可能不用或少用玄功、妙式,而以「氣勢」與一個「快」字決勝,並發掘「武學」內在的生活哲理內容。 代表作家:梁羽生是最初在報紙連載武俠小說的作品,而所謂新派武俠小說,其實繼承自傳統的俠義小說,而在表述上又有別於傳統俠義小說,故曰:「新派」。新派武俠小說大家就非常熟悉。梁羽生所創作的《龍虎鬥京華》被...
張妙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生於台北,在一歲的時候父母給張妙如進行"抓周歲的"活動,結果張妙如就抓了一支筆。在二十歲之前,張妙如一直著重於時尚設計(他的主修)然而喜愛自由與創作的他,最後決地投入自由作家的行列。在2001年嫁給挪威籍老公並且開始了居住在西雅圖的生活。  具備漫畫家身分的作家,擅用圖文書寫的方式自由揮灑,1998年與徐玫怡兩人首度以《交換日記》手寫體而大受喜愛,因而開啟兩人聯手交換日記的合作創作,超過10年而不衰,至今兩人已共寫12本交換日記。目錄1 作品列表2 [編輯] 漫畫3 [編輯] 散文4 [編輯] 雜誌書 作品列表 圖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