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4.3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擬聲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摹仿事物或動作聲音的詞。可分為兩種:廣義的擬聲詞包括了如名詞「貓」、「雞」、「釘」及動詞「剁」、「咳」、「卜」等,因摹擬事物原始聲音而命名的語詞。狹義的擬聲詞則只摹擬事物或動作的聲音,性質近於感嘆詞。如「喔!喔!喔!公雞叫了起來!」後一種擬聲詞在句中可有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等作用。也稱為「摹聲詞」、「狀聲詞」、「象聲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劃、打算。如:「擬購」、「擬辦」、「擬赴約」。
起草、編寫。如:「草擬」、「如擬」、「擬稿」。
模仿、仿效。如:「模擬」、「擬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如:「聲光」、「聲樂」。
名譽。如:「美聲」、「名聲」、「聲譽」、「聲名大作」。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
宣布、張揚。如:「聲討」、「聲明」、「聲稱」、「聲述」。
音調。如:「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量詞。用於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表義的基本單位。如:「名詞」、「形容詞」、「單音詞」、「合成詞」。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一種格律文學。興起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或稱為「詩餘」、「長短句」。
狀聲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摹仿事物或動物聲音所造成的詞。參見「擬聲詞」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