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42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擾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亂。《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戰國擾攘,秦兼天下。」《三國演義》第二○回:「今四海擾攘之時,正當借田獵以講武。」
兵戈擾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爭禍亂頻仍,不得安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戈擾攘中看見殺兒掠女,驚壞了再甦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擾亂。《淮南子.兵略》:「故至於攘天下,害百姓。」《漢書.卷四○.張良等傳.贊曰》:「陳平之志,見於社下,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於漢,而為謀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弄亂、使失條理。如:「擾亂」、「干擾」。
亂。如:「紛擾」、「擾擾」。
打擾:麻煩別人時表示感謝或歉意的說法。如:「打擾您了,真不好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競爭、爭奪。如:「角逐」。《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迷惑千數。」
出奇制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奇兵或用奇計制敵而獲勝。語本《孫子.勢》:「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唐.陸贄〈論替換李楚琳狀〉:「況楚琳卒伍凡材,廝養賤品,因時擾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堅殪敵之雄、出奇制勝之略。」後泛指用奇特、創新的方法取勝。《老殘遊記》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於是奔走江湖。」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 (5) 玉堂之壁:翰林院的牆壁。玉堂,北宋太宗淳化年間,賜翰林...
兵荒馬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兵戈擾攘,兵馬倥傯,兵連禍結反義:天下太平,太平盛世,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辨似: 「兵荒馬亂」及「兵連禍結」都用來形容戰爭的動蕩不安。 「兵荒馬亂」側重於描述戰爭所造成的慌亂景象;「兵連禍結」側重於接連不斷的戰爭使得災禍接連不斷。 兵荒馬亂 兵連禍結 辨似例句 ○ ㄨ 這一路上~,誰也沒把握說一定逃得出來。 ㄨ ○ 這地區長久以來因為種族問題而~。
鹿死誰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勝負未分,不知鹿死誰手。04.《隋唐演義》第五二回:「天下擾攘,未知鹿死誰手,明公何出此言?」
黃袍加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5) 羅拜:列隊叩拜。 (6) 掖:音|ㄝˋ,扶持。〔參考資料〕另可參考:《續資治通鑑.卷一.宋紀一.太祖建隆元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