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92.5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牧牛,替人看牛。《儒林外史》第一回:「如今沒奈何,把你僱在間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幾錢銀子,你又有現成飯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
放牛食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意為帶牲畜到野外吃草,後比喻對人或事物自由放任、不加管束。例:先生對學生仔愛多照顧,毋好放牛食草。(老師對學生要多加照顧,不可放牛吃草。)
放牛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書經.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比喻休兵不戰,一片太平氣象。清.侯方域〈贈季弟序〉:「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時,二百年之間,放牛歸馬,天下習之,士非登甲科不貴。」
放牛吃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放任、不加以管理。如:「他對學生既有愛心,又有耐心,從來不曾放牛吃草。」
放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曲劇目。敘村女遇一牧童,相互詰問,對答風趣而載歌載舞的故事。
2.流行於河北地區的民間歌舞。描寫村姑向一牧童問路,而有逗趣、幽默的對答。由於曲調平易流暢,節奏活潑明快,十分受到歡迎,後普遍流行於全國各地。
歸馬放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比喻息兵。語本《書經.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放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牛,放任牛隻隨處吃草,毋需費心管理。「放牛班」指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戲稱不想升學或學習成就不高的學生所組成的班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牲畜趕到野外吃草。如:「放羊」、「放牛」、「放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動物。體型大,性溫馴,可以拉車、耕田,肉與乳的營養價值都很高。如:「黃牛」、「水牛」、「乳牛」。
固執的、倔強的。如:「牛脾氣」、「牛性子」。
牛仔:在美國西部牧場上工作的人。如:「西部牛仔」、「美國牛仔」。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譯文1.2 釋義2 近義詞3 反義詞 出處《莊子》〈消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譯文廚師雖然不在廚房做飯,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代替廚師下廚 釋義俎,古代祭祀時放牛羊祭品的器具。庖,廚師。越過司祭的職責去代替廚師做飯。比喻超越自己的權力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轄的事。又做「尸祝代庖」 近義詞侵官越權 牝雞司晨 反義詞袖手旁觀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