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法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教育法令,是政府為規範教育事務的有效運作,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全發展。
教育法令(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法令在大陸地區且有兩種含義:
  1.教育法令與教育法規一詞通用,泛指由國家機關所制定有關教育的一切規範性文件。包括教育方面的法律、國」法令、條例、規定、決議、決定等,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政務院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等。
  2.教育法令指一九八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以前的有關教育的規範性文件。一九五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法令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其地位僅次於憲法、基本法和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一九八○年二月十二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一九八二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法令彙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法令彙編〕為書名。該書是由教育部參事處負責,將前一年教育部所頒各項法令編輯成冊,每年出版乙冊,首輯自民國二十五年(1936)起發行。所輯內容依法令性質分為:一、教育部與所屬機關之組織,二、通則,三、高等教育,四、中等教育,五、國民教育,六、社會教育,七、邊疆教育,八、教育學術團體,九、附錄等編。民國三十六年該書改名為〔教育法令〕,主要內容依法令性質分為:一、組織,二、處務,三、通則,四、高等教育,五、中等教育,六、國民教育,七、社會教育,八、邊疆教育,九、僑民教育,十、附錄等編。
  民國三十八年(1949)中央政府遷臺後,教育部繼續出版〔教育法令〕一書,惟改為不定期發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如:「命令」、「奉令」、「朝令夕改」、「明令規定」。
使。如:「令我難以忘懷!」、「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敬稱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時節。如:「月令」、「時令」、「夏令衛生」、「冬令救濟」。
美。如:「令名」、「令譽」。
古典詞、曲中小令的簡稱。如:「如夢令」、「調笑令」。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法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法律命令,總稱法令。《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練。」《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本縣法令嚴明,地方清肅。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