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7.31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的替代效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替代效果是指政府用教育經費來辦理公立學校,對進入公立學校的學生給予津貼(即較低廉的學費),使受教者以同樣的資源可以接受較多的教育。
  替代效果雖有助於教育機會的擴充,但並不完全是利貧。非強迫性的公立學校需要通過入學考試的標準才有就學的機會,但貧窮家庭子女如果無法通過入學考試即失去進入公立學校的機會,這項採取替代效果的貼補政策即不利貧。
  採取教育的替代效果,以用於強迫性的教育(如國民義務教育)效果較佳。凡屬國民均需要接受同等量的強迫教育,政府用教育經費辦理公立學校,則每個國民獲取的教育量是相等的,可以充分達成教育機會的公平性與均等性。至於非強迫性教育,除替代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靶的中心。如:「眾矢之的」。
目標,心中想到的地方。如:「標的」、「目的」。
確實的。如:「他的確是個好人!」、「那本書的確是我的。」
表所屬的介詞。如:「我的書」、「他的妹妹」、「公園裡的花」。
形容詞語尾。如:「美麗的」、「可愛的」、「帥氣的」、「認真的」。
人稱代名詞。如:「開車的」、「走路的」、「賣花的」、「忙碌的」。
副詞詞尾。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飛」、「好好的讀書」。
語尾助詞。如:「這是難免的」、「這是不可以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用、成果。如:「效果」、「成效」、「功效」、「效益」、「效用」。
奉獻。如:「效忠」、「效勞」、「效命」。
模仿。如:「仿效」、「效法」、「效尤」、「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所結的實。如:「果實」、「水果」、「蔬果」。
事情的成效或結局。如:「成果」、「惡果」、「自食其果」、「前因後果」。
堅決。如:「果決」、「果敢」、「果斷」。
確實、的確。如:「果然」。
假如、假若。如:「如果」。
飽足。如:「果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歷史的某一時段。如:「朝代」、「清代」、「現代」、「近代」。
替代、替換。如:「代課」、「代勞」、「代表」、「代號」、「取代」。
接替。如:「瓜代」、「父死子代」、「新陳代謝」。
量詞。用於計算輩分的單位。如:「他家四代祖孫都從事同一行業。」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如:「代替」、「替身」、「更替」。
為。如:「替社會服務」。
衰敗。如:「興替」、「衰替」。
效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功效、效率。如:「這次展覽會的效果不錯,各廠商均接獲不少訂單。」
2.戲劇上指為配合劇情需要所造成的特殊聲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