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77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敷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搽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敷粉太白,施朱太赤。」
面如敷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部猶如塗過粉的樣子。形容長得眉目清秀。《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來這位世兄,年紀只有十七八歲上下,生得面如敷粉,脣若塗朱,一種驕貴的模樣,卻畫也畫不出。」也作「面如傅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塗抹、鋪放。[例]敷藥、敷粉、熱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末狀的物質。如:「麵粉」、「花粉」、「太白粉」、「地瓜粉」、「洗衣粉」。
碾碎、碎爛。如:「粉碎」、「粉身碎骨」。
塗抹、裝飾。如:「粉刷」、「粉飾」。
白色的。如:「粉面」、「粉蝶兒」。
擦在臉上的細末狀化妝用品。如:「胭脂水粉」、「粉餅」、「香粉」、「粉底霜」。
風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指《詩經》中的〈國風〉;騷,指《楚辭》中的〈離騷〉。《宋書.卷六七.列傳.謝靈運》:「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後用「風騷」泛指詩文之事。唐.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留連日日奉杯宴,殊無閒隙吟風騷。」
2.借指文采、才情。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發揚,心不遂閒綴作,十分的賣風騷,顯秀麗,誇才調。」
3.當代的潮流。如:「這部電影在今年的國際影壇上獨領風騷,大放異彩。」清.趙翼〈論詩〉詩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4.風流放蕩。《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那老兒雖然風騷,到底老人家,只好虛應故事,怎能勾滿其所欲?」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二八齣:「我為人性格風騷,洞房中最怕寂寥。」亦指風流放蕩之人。清.李漁《憐香伴》第二六齣:「他出這等風致題目,一定是個老風騷,做首肉麻的詩應付他。」
5.本指女子俏麗,今多指輕佻的樣子。《說唐全傳》第一三回:「那些風騷婦女明知有此光景,在家坐不過,又喜歡出來佈施,也趁此機會識兩個青年標致後生,算為一樂。」清.徐珂《清稗類鈔.考試類.朝考避翠浪字》:「某年新進士朝考,題為『麥天晨氣潤』,一進士詩中用『翠浪』二字,閱卷者大駭,謂翠字已不可用,況更加以浪字。倘進呈,必大觸聖怒。蓋京中俗諺,以浪為婦女風騷之代名詞也。」
粉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敷粉妝飾。《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褚少孫補西門豹》:「為具牛酒飯食十餘日,共粉飾之。」
面如傅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長得眉目清秀。《三國演義》第五八回:「又見馬超生得面如傅粉,脣若抹硃。」《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三人近前一看,面如傅粉,眼若點漆,溫恭而雅,飄然有神仙之概。」也作「面如敷粉」。
何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問其故,答曰:「禮,異姓不相大,異族不相貫坐。」據說他「美姿儀,面至白」,曹丕原先懷疑是由於他臉上敷粉的緣故,於是故意在盛夏的大熱天裡拿熱湯餅給他吃,只見何晏吃得滿頭大汗,順手以衣袖拭汗,結果「色轉皎然」。魏晉人常以欣賞的眼光看「人」,包括內在與外在,至於何晏,如《魏畧》:何晏「性自喜,行步顧影」,連走路都常常回頭看著自己的影子,可見他有多麼欣賞自我的「姿儀」之美。何晏少時即以才秀知名,好老、莊,是魏晉玄學貴無派創始人,與王弼並稱「王何」,魏晉玄學家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張儒道合同,引老以釋儒。他在《道論》中說:「有之為有...
轉盼多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嫵媚多情。《紅樓夢》第三回:「越顯得面如敷粉,脣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
粉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敷粉時用來蘸粉拍臉的用具。《樂府詩集.卷四四.清商曲辭一.晉.無名氏.子夜歌四二首之四》:「頭亂不敢理,粉拂生黃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